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与岗位作业流程融合研究

0 下载量 1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1.78MB PDF 举报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与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的融合探讨" 本文主要讨论了煤矿行业的两大安全管理方法——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和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的融合应用。神华集团在2005年至2016年间,通过长期实践,成功构建了一套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提升了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涵盖多个专业领域的岗位标准作业流程,旨在规范煤炭生产岗位的操作。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对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进行基础性工作的体系,其核心在于风险预控,特别是对不安全行为的管控。该体系通过一系列措施,如消除、减少、稀释和隔离危险源,实现"人机环管"的最佳配合,降低并维持煤矿风险在可接受水平,是提高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重要工具。 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则是在神华集团"建设世界一流煤矿"的目标指导下建立的,它以流程管理理念为指导,基于煤矿安全规程,详细规定了11个专业大类、206个主要煤炭生产岗位的1668项作业流程。这一流程的制定和实施,确保了煤矿作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减少了人为错误导致的安全事故。 两者的联系在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关注的是全面的风险管理,而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则是具体操作层面的规范,两者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提供了风险评估和控制的理论框架,后者则将风险预控的理念细化到每个工作环节。神华集团提出将两者有机融合,旨在进一步提升风险管控效果,实现安全管理的精细化和高效化。 在实际操作中,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与岗位标准作业流程融合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这可能包括在风险评估后根据岗位标准作业流程进行风险管控策略的调整,或者在标准作业流程设计时融入风险预控的元素,确保每个步骤都考虑到了可能的风险,并有对应的预防措施。 这两者的融合可以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安全管理覆盖,既从整体上把握煤矿的风险状况,又能确保每个操作环节的安全性,这对于推动整个煤炭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借鉴神华集团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身的风险预控与岗位作业流程融合的模式,以提高安全生产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