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传感器考试重点:试题解析与关键概念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7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8 收藏 84KB PDF 举报
"这份资料包含了2013年的传感器相关考试试题及答案,涵盖了传感器的基础知识,例如传感器的组成、选购原则、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及其应用、误差分析、抗电磁干扰技术以及测量方法等内容。" 正文: 1. 传感器基础知识: 传感器主要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和测量转换电路三部分构成。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量,传感元件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测量转换电路则将这些信号转换为可读或可处理的形式。 2. 选购线性仪表的策略: 在选择线性仪表时,推荐选择量程为预期测量值的1.5倍左右,这样可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仪表的使用寿命。 3. 温度计误差计算: 一个精度等级为0.5级的温度计,在0∽200℃量程内,最大误差为±1℃。当测量100℃时,示值相对误差为±1%,意味着实际误差在±1℃范围内。 4. 热敏电阻应用: NTC突变型热敏电阻常用于电动机的过热保护,因为它们在温度上升时电阻会显著降低,便于实现过热保护电路的激活。 5. 压电效应: 压电晶片在机械轴向受力时会在X面上产生电荷,这是压电效应的体现。 6. 霍尔元件的恒流源激励: 采用恒流源激励霍尔元件可以减小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电流漂移,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7. 测量方式分类: 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属于偏位式测量,即通过液柱长度变化来反映温度。 8. 热电阻与热电偶识别: CU50表示该铜热电阻在0℃时的阻值为50Ω;镍铬-镍硅热电偶中,正极为镍铬。 9. 压电元件的连接方式: 以电荷作为输出时,压电元件并联以增加总电荷量;以电压作为输出时,压电元件串联以提高输出电压。 10. 热电阻工作原理: 热电阻利用金属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特性来测量温度,如PT100或CU50等。 11. 抗电磁干扰技术: 自动检测系统中常见的抗干扰措施包括屏蔽、浮置、接地、滤波和光电隔离。 12. 金属电阻应变片原理: 金属电阻的应变效应是金属电阻应变片工作的基础,电阻变化随着应变变化而变化。 13. 电磁干扰三要素: 干扰源、干扰途径和敏感接收器是电磁干扰形成的必要条件。 14. 动圈式表头补偿: 串入NTC组成的电阻补偿网络是为了进行温度补偿,减少因环境温度变化导致的测量误差。 二、选择题解析: 1. 自发电型传感器指的是能自行产生电信号的传感器,热电偶属于此类。 2. 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与热端和冷端的温差成正比。 3. 电容传感器采用调频法时,电容是变量,电感保持不变。 4. 仿型机床中利用电感式传感器进行零位式测量,即检测工件尺寸是否与模板一致。 5. 热电阻三线制测量电路是为了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 6. 汽车衡使用的测力弹性敏感元件通常是称重传感器,如悬臂梁或S型传感器,用于感知车辆重量并转换为电信号。 这份资料提供了全面的传感器知识复习,包括基本概念、工作原理、误差分析和应用实例,对学习和理解传感器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