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硅离子注入与快速热退火浓度分布修正模型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65KB PDF 举报
"本文详细探讨了单晶硅中离子注入及快速热退火后的浓度分布模型,特别是针对B、P、As三种离子的处理。作者基于已有研究,分析了快速热退火过程对注入离子浓度分布的影响,并提出了修正模型,以更准确地预测多次注入后的浓度分布情况。该模型考虑了注入离子的种类、能量、注量以及快速热退火的温度和时间等因素,适用于不同离子的多次注入场景。" 在半导体制造中,离子注入是一种关键的杂质掺杂技术,用于定制硅片的电特性。传统的炉温退火由于可能导致严重的杂质扩散,已逐渐被快速热退火(Rapid Thermal Annealing, RTA)所替代,RTA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退火过程,减少了杂质扩散,有利于提高芯片的性能和制造精度。 在本研究中,作者首先概述了离子注入的基本模型,包括Lindhard等人提出的LSS理论,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注入时的沟道效应。对于As和P的注入,研究采用了两个相连半高斯分布的模型来描述其在硅中的浓度分布。模型中,C1(x)和C2(x)分别表示不同区域的浓度分布,其形状参数(如半高斯宽度σp1和σp2)与注入条件有关。 对于B、P、As三种离子,研究者发现原有的模型在描述实际工艺时存在不足,尤其是在快速热退火后。因此,他们提出了一个修正模型,这个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退火过程中离子的扩散和激活,从而改善了预测注入离子在硅晶体内分布的准确性。通过比较修正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两者的吻合度得到了验证,证明了该修正模型的有效性。 快速热退火的温度和持续时间是决定离子分布的关键因素,它们会影响离子在硅晶格中的扩散距离和激活程度。在修正模型中,这些参数被纳入考虑,使得模型能够根据具体工艺参数预测出更为精确的浓度分布。 这篇2003年的论文对离子注入和快速热退火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的修正模型对于优化半导体制造工艺,尤其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制程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通过这种模型,工程师们能够更好地预估和控制半导体器件的性能,从而提升集成电路的良率和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