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存储器详解:RAM与ROM的区别及基本结构
需积分: 0 7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414KB PPT 举报
"半导体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是电子设备中用于存储二进制信息的关键组件。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半导体存储器中的ROM,特别是16×4位ROM的存储矩阵连线图。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分为两大类: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ROM(只读存储器)。RAM允许自由读取和写入数据,但断电后数据会丢失;而ROM的数据则在制造过程中写入,一旦写入,无法更改,即使断电数据也能保持。
RAM的基本结构:
RAM由存储矩阵、地址译码器、读写控制器、输入/输出控制和片选控制等部分构成。其中:
1. 存储矩阵:
- RAM通常采用矩阵形式布局,如描述中的16×4位ROM,意味着有16个字(行)和4位(列)。
- 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由行地址和列地址共同确定。
- 如32×32矩阵示例,行地址从X0到X31,列地址从Y0到Y31。
2. 地址译码器:
- 地址译码器的作用是根据输入的地址码选择相应的存储单元。
- 行地址译码器接收5位地址输入(A0至A4),产生32个行选信号(X0至X31)。
- 列地址译码器同样接收5位地址输入(A5至A9),产生32个列选信号(Y0至Y31)。
3. RAM的存储单元:
- 一个简单的存储单元示例是六管NMOS静态存储单元,它由若干晶体管组成,用于存储一位数据。
- 数据的读取和写入由读写控制器控制。
4. 片选及输入/输出控制:
- 片选信号(CS)用于激活或禁用存储器芯片。
- 当CS为0时,芯片被选中,可以进行读写操作。
- R/W信号决定了是读操作(R/W=1,数据从存储单元读出到I/O端)还是写操作(R/W=0,数据从I/O端写入存储单元)。
- 三态门(如G1、G2、G3)在控制信号作用下打开或关闭,控制数据的流动。
在16×4位ROM的存储矩阵中,每个存储单元都可以存储4位数据,总共有16个这样的单元。通过地址线(A0至A9)对这些单元进行寻址,行地址译码器和列地址译码器共同决定哪个特定的存储单元会被选中进行读写操作。这种结构使得在半导体存储器中快速高效地访问和存储信息成为可能。"
2021-09-17 上传
2022-11-21 上传
2021-10-10 上传
2012-12-05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2-06-17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4-11-08 上传
2024-11-08 上传
琳琅破碎
- 粉丝: 19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构建基于Django和Stripe的SaaS应用教程
- Symfony2框架打造的RESTful问答系统icare-server
- 蓝桥杯Python试题解析与答案题库
- Go语言实现NWA到WAV文件格式转换工具
- 基于Django的医患管理系统应用
- Jenkins工作流插件开发指南:支持Workflow Python模块
- Java红酒网站项目源码解析与系统开源介绍
- Underworld Exporter资产定义文件详解
- Java版Crash Bandicoot资源库:逆向工程与源码分享
- Spring Boot Starter 自动IP计数功能实现指南
- 我的世界牛顿物理学模组深入解析
- STM32单片机工程创建详解与模板应用
- GDG堪萨斯城代码实验室:离子与火力基地示例应用
- Android Capstone项目:实现Potlatch服务器与OAuth2.0认证
- Cbit类:简化计算封装与异步任务处理
- Java8兼容的FullContact API Java客户端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