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文性语言学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3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566KB PDF 举报
"国内互文性的语言学研究综述" 互文性是现代语言学和文本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一个文本如何通过引用、模仿、改写或参照其他文本来构建自身意义的现象。这一概念最初由克里斯蒂娃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其后在文学理论、翻译研究、话语分析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围绕互文性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重点关注2000年至2019年间国内的研究动态。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国内互文性的研究对象非常广泛,涵盖了多种类型的语言材料,其中新闻报道和商务话语尤为突出。这些领域的文本往往具有高度的互动性和社会性,因此互文性成为理解和解读其深层含义的关键工具。然而,尽管互文性研究领域广阔,但大量的重复性研究已经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面临瓶颈,新的理论创新和深入探讨相对较少,近年来相关论文的发表量有所下降。 在研究方法和视角上,国内学者主要采用了批评话语分析和语用学的方法对互文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批评话语分析关注文本的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层面,而语用学则侧重于探究互文性如何影响语言交际的效果。然而,多数研究仅关注了文本内部的互文关系,即文内互文性,而对于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联系,即篇际互文性,研究相对不足。篇际互文性涉及到文本间的参照和对话,对于理解整个语篇网络和话语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国内互文性研究需要借鉴国际上的最新进展,尤其是在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方面。随着大数据和计算语言学的发展,未来的研究可以利用更先进的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大规模文本中的互文模式,同时拓宽研究视野,将篇际互文性纳入核心议题,以推动互文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互文性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在国内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然而,为了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研究人员需要打破现有的研究框架,引入新的理论视角,加强跨学科合作,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这样,才能使互文性研究更好地服务于语言教学、文本理解和文化交流等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