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转发原理:历史沿革与现代意义

需积分: 1 0 下载量 11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1.26MB PPT 举报
存储转发原理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的电报通信时代。那时,报文交换技术作为一种基于存储转发的通信方式被应用于通信系统中,尽管这种技术导致了较长的延迟,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但它是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随着技术的进步,报文交换逐渐被更高效的分组交换所取代,后者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苏冷战时期ARPA的研究而诞生。 分组交换的初衷是为了构建一个高生存性的网络,解决传统电路交换中单一线路故障可能导致通信中断的问题。通过将数据分成可独立处理的包(或称为分组),即使某个节点或路径出现问题,其他分组可以继续通过网络,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这一创新使得网络能够在面对瞬息万变的通信需求时,提供更快的响应和更高的效率。 进入21世纪,特别是互联网(Internet)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互联网不仅在教育和科研领域占据主导,还逐渐转变为商业网络,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之一,几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人们的沟通、工作、学习和社交方式。互联网的出现被誉为人类通信历史上继印刷术之后的又一次革命。 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中,带宽、时延和时延带宽积、往返时延等性能指标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指标反映了网络的传输效率和质量,是衡量网络能力的关键参数。同时,网络体系结构的划分层次有助于管理和优化网络性能,例如OSI模型和TCP/IP模型,它们分别描述了网络通信的抽象层次和实际应用层面的结构。 在体系结构上,实体、协议和服务、服务访问点等概念是理解网络运作的基础。面向连接的服务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而无连接服务则提供更加灵活但可能缺乏保障的数据传输模式。这些设计原则和架构为不同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了灵活的选择。 存储转发原理作为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历史演变和现代应用展示了网络技术如何从最初的简单通信手段发展成为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同时,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和体系结构设计对于支撑现代社会的高效信息流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