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静校正异常对地震叠加结果的影响及参数深度关系探析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192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剩余静校正异常对叠加结果的影响与采集参数和反射特征的关系"。作者李桂花、朱光明和张文波基于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深入分析了剩余静校正异常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其对纵向波(纵波)和转换波叠加结果的影响。他们构建了数学模型,详细推导了剩余静校正异常的幅度和波长(即剩余异常变化速率)如何与地震排列长度、信号频率以及反射同相轴时间相互关联的公式。研究发现,地震信号的高频部分受到剩余静校正异常的影响较大,异常引起的能量衰减不随深度变化,但相位延迟会随着深度增加而改变。长波长的剩余异常会导致浅层同相轴形状变形,而短波长异常则主要影响深层的同相轴能量衰减。转换波相比于纵波,剩余异常的幅度更大且变化更为剧烈,其剩余异常与P波速度(Vp)和S波速度(Vs)的比值以及界面深度和炮检距有关。 这些发现对于地震勘探中的参数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设计最佳的采集参数和选择处理方法。文章还提及了静校正,特别是长波长剩余静校正和转换波静校正的重要性,这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地震勘探技术研究的热点。本文引用了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如Hampson和Russell、White、Zhang、赵振飞、李家康、李录明和陈宝孚等人,他们分别在近地表速度模型、速度和厚度估计、正则化非线性层析、大型层析反演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这篇文章深入解析了剩余静校正异常对地震数据处理的复杂影响,为地震数据的准确处理和解释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对于提高地震勘探的精度和效率具有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