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飞秒激光脉冲的产生与测量技术
1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690KB PDF 举报
"3.4飞秒激光脉冲的产生和测量技术的研究,涉及了光谱展宽、脉冲位相测量与补偿以及飞秒脉冲的压缩方法,由张志刚、山根启作等人在天津大学和北海道大学进行,通过液晶位相调制器实现了3.4飞秒的超短脉冲产生。"
本文详细探讨了3.4飞秒激光脉冲的生成和测量技术,这是超快激光科学领域的一个关键问题,因为极短的脉冲时间允许对物质的超快过程进行精细研究。飞秒激光脉冲的产生通常包括脉冲的预放大、光谱展宽和脉冲压缩等步骤。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了一种特殊的技术,即充氩气的空心光波导,将脉冲光谱展宽到超过一个倍频程(大于500THz),这意味着光谱范围覆盖了极宽的频率区间。
光谱展宽后,接下来的步骤是测量脉冲的相位,这对精确控制脉冲的时域特性至关重要。文章提到使用了改进的光谱位相相干电场重建法(SPIDER)来实现这一目标。SPIDER是一种非线性光学技术,可以解析出脉冲的完整光谱相位信息,这对于后续的脉冲压缩至关重要。测量到的相位信息被反馈至液晶位相调制器,这种设备可以精确地调整光的相位,从而补偿脉冲中的色散效应。
通过液晶位相调制器的相位补偿,原本展宽的脉冲被成功压缩至3.4飞秒。为了验证脉冲的压缩效果,研究者使用了相关器和相位测量技术,这些工具能提供关于脉冲持续时间和形状的直接证据。这种压缩技术的成功应用,表明了在实验中可以生成具有极高时间分辨率的超短激光脉冲。
飞秒激光脉冲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具有广泛用途,例如生物医学成像、材料微加工、超快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等。3.4飞秒的脉冲持续时间意味着可以观察到原子和分子级别的动态过程,对于理解微观世界的瞬态现象有着重大意义。
总结来说,这项研究展示了创新的飞秒激光技术,通过光谱展宽、相位测量和补偿,以及液晶位相调制器的使用,成功产生了3.4飞秒的激光脉冲,这在超快光子学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并可能推动更多领域的技术进步。
2021-02-08 上传
2021-02-06 上传
2016-06-01 上传
2021-02-11 上传
132 浏览量
2021-03-19 上传
2023-07-08 上传
weixin_38712874
- 粉丝: 10
- 资源: 947
最新资源
- C语言数组操作:高度检查器编程实践
- 基于Swift开发的嘉定单车LBS iOS应用项目解析
- 钗头凤声乐表演的二度创作分析报告
- 分布式数据库特训营全套教程资料
- JavaScript开发者Robert Bindar的博客平台
- MATLAB投影寻踪代码教程及文件解压缩指南
- HTML5拖放实现的RPSLS游戏教程
- HT://Dig引擎接口,Ampoliros开源模块应用
- 全面探测服务器性能与PHP环境的iprober PHP探针v0.024
- 新版提醒应用v2:基于MongoDB的数据存储
- 《我的世界》东方大陆1.12.2材质包深度体验
- Hypercore Promisifier: JavaScript中的回调转换为Promise包装器
- 探索开源项目Artifice:Slyme脚本与技巧游戏
- Matlab机器人学习代码解析与笔记分享
- 查尔默斯大学计算物理作业HP2解析
- GitHub问题管理新工具:GIRA-crx插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