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编码解析:增量调制DM在波形编码中的应用

需积分: 17 3 下载量 1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1 收藏 2.75MB PPT 举报
"增量调制(DM)是语音编码中的一个波形编码技术,它主要用于数字传输和存储语音信号,以实现高效的压缩和传输。在增量调制的结构中,输入样本`s(k)`首先通过预测器生成预测样本值`se(k)`。预测器试图估计下一个样本的值,以减少需要传输的信息量。预测后的差值`d(k)=s(k)-se(k)`被量化器处理,转化为离散的量化差值`I(k)`。这个量化差值随后被编码并发送,接收端接收到编码信息后,通过解码和反量化恢复差值`d(k)`,再结合预测样本值`se(k)`重构出重建样本值`sr(k)`,从而得到近似的原始语音波形。 语音编码通常分为三类:波形编码、参数编码和混合编码。波形编码,如增量调制(DM)、脉冲编码调制(PCM)、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和自适应差分脉冲幅度调制(ADM),其主要目标是尽可能保持原始语音的波形形状,但编码速率较高,因此需要较大的带宽。参数编码,如线性预测编码(LPC),则侧重于提取语音信号的特征参数进行编码,以降低速率,牺牲部分音质。混合编码,如规则码激励长时预测编码(RPE-LPT),结合了波形编码和参数编码的优点,能够在较低的速率下提供较好的语音质量。 编码速率,通常以比特每秒(bps)表示,直接影响到编码的效率和所需带宽。例如,当采用8kHz采样频率,每个采样值用8比特编码时,编码速率为64kb/s。不同的编码方法有不同的编码速率需求,波形编码通常需要较高的速率以保持高音质,而参数编码则能在低速率下维持语音的基本可懂度。 在实际应用中,如IP电话,语音信号经过模数转换和压缩编码,然后进行IP封装,通过网络传输。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先进行IP解包,再解码和数模转换,最后由播放器播放。这种过程中,语音编码扮演着关键角色,因为它决定了语音信号的传输质量和效率。编码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在保证语音通信可接受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少数据量,节省宝贵的传输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