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回避行走模型:行走终止效应的深度探究

需积分: 10 0 下载量 19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245KB PDF 举报
"自回避行走模型中行走终止效应的研究* (2010年)" 自回避行走(Self-Avoiding Walk, SAW)模型是理论化学和物理学中用于模拟线性高分子链的一种理想化模型。在该模型中,高分子链被视为由一系列连续的线段组成,每个线段代表一个化学键,而相邻线段之间不能重叠,以反映实际高分子链的排斥作用。这一模型在理解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缠结行为以及电子在复杂介质中的局域化现象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自回避行走模型的研究主要关注两个核心问题:一是空间尺度分布参数(如末端距)与行走步数之间的标度规律;二是行走终止(Walk Termination, WT)效应。末端距是指行走结束时,链的末端与起点之间的平均距离,它是衡量链展开程度的重要指标。行走步数的标度规律通常与行走的维度和自回避性质密切相关。 行走终止效应是指在设定的行走步数N之前,由于自回避规则,行走无法继续进行的情况。这导致行走步数n存在一个分布,即不是所有行走都能达到预期的步数N。在研究中,行走终止过程的分布几率qnN被定义为行走终止步数n的概率,它与行走总步数N的比值,即qnN = k/m,其中k是由于WT效应导致的未达预期步数N的行走次数,m是整个行走系综中的自回避行走次数。 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者对SAW模型的WT效应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qnN与N的关系。他们发现,对于不同的N值,qnN可以通过标度变换归一到一个与N无关的主曲线Q(n/N^ν),其中ν是一个与模型参数有关的幂指数。这种标度关系揭示了行走终止过程的普适性。此外,研究还表明,随着n的增大,标度后的行走终止分布几率Q(n/N^ν)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存在一个对应的n值,使得Q(n/N^ν)达到最大值,这个n值可以被认为是最大概率的行走终止步数。 行走终止效应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高分子链的动态行为,也有助于预测和控制高分子材料的性质,例如在合成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加工条件选择以及材料性能预测等领域具有实际应用意义。同时,这些研究结果也为理解和改进基于自回避行走模型的理论计算提供了新的见解,促进了理论与实验的进一步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