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征教授讲解:固定分区存储管理的地址转换与存储保护机制

需积分: 50 0 下载量 11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2.44MB PPT 举报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是一种早期的内存管理策略,其核心概念在于将内存划分为若干个固定的、大小相等的分区,这些分区通常为用户程序分配空间。在该课件中,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地址转换**:在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中,逻辑地址(由用户程序使用)需要通过地址转换机制映射到物理内存地址。用户程序使用的地址通常由下限寄存器和上限寄存器(如B+L2)限定,超出这个范围的地址访问会导致越界中断。操作系统负责处理这种中断,确保程序的正确执行。 2. **存储保护**:为了防止程序之间的干扰和保护系统资源,每个用户分区都有明确的边界,不能随意跨越。操作系统通过设置权限和限制,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分配给他们的分区,防止恶意访问其他分区或系统区域。 3. **课程介绍**:这门课程由朱长征教授讲授,是计算机信息安全系的核心基础课程,对升学有重要意义。课程涵盖了操作系统的基础理论,如微机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织等,通过56课堂的学习,包括40个课堂讲座和4次实验。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占比70%,平时表现占30%。此外,还有固定的答疑时间安排。 4. **操作系统概念**:操作系统定义为管理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服务,以及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它是硬件和用户之间的桥梁,具有抽象性、并发性和虚拟性等特性。 5. **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由用户层、操作系统层、系统程序层和应用层构成,操作系统位于中间层,负责管理硬件资源并为上层应用提供支持。 6. **主要目标**:操作系统的主要任务包括方便用户使用、扩展机器功能、高效管理资源、提升系统性能和创建开放的系统环境。 7. **作用与功能**:操作系统作为用户接口,使得用户能以自然的方式与计算机交互;它还扮演虚拟计算机的角色,模拟多任务处理;以及作为资源管理者,确保各个任务的独立性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如何设计和实现有效的地址转换和存储保护机制。通过阅读参考书目,如《操作系统教程》、《计算机操作系统》等,可以进一步深化对这一主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