σ已知时测量平差系统可靠性理论及其应用

下载需积分: 17 | PPT格式 | 1.24MB | 更新于2024-08-24 | 173 浏览量 | 4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本篇文档主要探讨了在σ已知的情况下,如何构建统计量以处理测量平差系统的可靠性问题。章节首先介绍了测量平差系统可靠性研究的必要性,强调了模型误差(包括系统误差、粗差和偶然误差)对平差结果的重要影响。传统的粗差发现方法存在局限性,因此研究的目标是发展理论和实际方法来识别并消除模型误差,确保平差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在理论层面上,研究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1. 可靠性研究任务: - 理论上分析平差系统区分不同模型误差的能力,以及不可发现的模型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 寻找平差过程中自动检测和定位模型误差的方法。 2. 例子分析: - Grün教授的精度与可靠性试验通过设置不同摄站和规则点,展示了不同组合在精度和可靠性上的差异,比如E和C组合在精度和可靠性上表现优秀,而D组合虽然可靠,但精度较差。 3. 发展概况: - 可靠性研究起源于数理统计中的假设检验,如苇曼和皮尔逊的工作,以及Baarda教授的粗差数据检测理论,基于单位权方差进行模型误差检测。 - Förstner在1983年引入了模型误差的可区分性,通过比较两个一维备选假设的检验量来区分不同的模型误差。 4. 技术细节: - 在粗差检测方面,有针对未知方差因子的t检验量(Förstner和Koch的贡献)以及τ检验量(Pope和Koch的工作)。 - 对于多个粗差的检验,Förstner和Koch提出了F检验方法。 这些内容表明,该文档深入探讨了测量平差系统中的可靠性问题,从理论到实践,涉及到统计学方法的应用,旨在提升测量系统的精确性和稳定性,这对于实际工程中的精密测量和数据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