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钠盐雾腐蚀实验:铜合金与复合材料的腐蚀行为分析

需积分: 13 0 下载量 14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3.37M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关于铜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在氯化钠盐雾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的研究,由张吉刚等人于2004年发表在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上。研究采用了氯化钠盐雾腐蚀实验,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技术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材料在初期的腐蚀速度会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减缓,大约在96小时后腐蚀速度趋于稳定。在所有测试材料中,BZn15-17与纯镍复合材料显示出最佳的耐腐蚀性能。不论是在实验初期还是后期,两种白铜合金主要的腐蚀产物均为CuCl2·2H2O,而黄铜合金的主要腐蚀产物为CuCl,其次是CuCl2·2H2O和(CuZn)2(OH)3Cl。此外,材料的腐蚀形态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 本文是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关注的是金属材料的腐蚀问题,特别是铜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在特定环境(氯化钠盐雾)下的耐腐蚀性能。实验设计严谨,采用的腐蚀实验方法能模拟实际环境对材料的侵蚀,同时结合XRD和EPMA技术,提供了深入的微观结构分析,揭示了腐蚀过程的化学变化。 首先,研究指出铜合金在氯化钠盐雾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具有时间依赖性,腐蚀速率在初期快速下降,随后趋于平缓。这一发现对于理解和预测铜合金在海洋或高盐分环境中的长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BZn15-17与纯镍复合材料的优异耐腐蚀性可能归因于其特殊的微观结构或成分,这为未来设计更耐腐蚀的铜基复合材料提供了指导。同时,不同类型的铜合金腐蚀产物的差异表明,合金成分对腐蚀产物的形成有直接影响,这也为优化合金成分以改善耐腐蚀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最后,腐蚀形貌的变化表明腐蚀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化学反应,还涉及复杂的物理过程,如晶体结构的改变、表面膜的形成和破裂等。这些结果对于理解和防止铜合金的腐蚀失效至关重要,对于工业生产和材料维护策略的制定具有深远的影响。 这篇论文不仅提供了铜合金腐蚀行为的详尽数据,也为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有助于推动铜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在苛刻环境应用中的防腐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