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总线历史与应用:从PCI到PCIe的演进

需积分: 50 19 下载量 2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9 收藏 1.79MB PDF 举报
PCI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外围组件互联)总线是个人计算机(PC)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在处理器体系结构中扮演了局部总线的角色,用于连接外部设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处理速度需求。PCI总线最初源于8位的XT总线,后来演进为16位的ISA、32位的EISA、VESA和MCA等,最终在1990年代推出了PCI标准,迅速统一了当时的竞争性局部总线。 PCI总线规范的V1.0版本主要关注单个印刷电路板(PCB)内组件间的连接,但随着技术的发展,1993年发布的V2.0规范引入了PCI插槽,这使得系统的扩展性得到了显著提升。1995年的PCI V2.1规范具有历史意义,它不仅巩固了PCI的地位,还为其后续版本奠定了基础。 尽管PCIExpress (PCIe) 总线逐渐成为PC局部总线的新标准,但它并未完全取代PCI。PCIe在很多方面保持了与PCI的兼容性,同时在硬件层面继承了PCI的设计理念,使得它在现代处理器系统设计中依然不可或缺。作为软硬件工程师进行系统开发和设计的基础之一,理解PCI总线的工作原理、版本变迁以及其与PCIe的关系对于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在学习PCI总线时,开发者需要关注信号如INTx#,它是开漏输出,通过驱动源控制数据传输。此外,掌握PCI总线的事务机制,包括内存读写操作的流程、时序规则以及中断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技能。随着PCI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师们还需要关注新的规范和技术更新,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系统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