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FOLLOW集详解与编译器构建
需积分: 32 7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6.82MB PPT 举报
"FOLLOW集-编译原理课件"
在编译原理中,FOLLOW集是一个关键概念,用于解析文法的过程,特别是在上下文无关文法(Context-Free Grammar, CFG)的分析阶段,如LL(1)或LR(1)分析。FOLLOW集与FIRST集密切相关,它们都是构建解析表的关键元素,帮助我们确定何时可以接受一个非终结符并继续解析。
FOLLOW集的定义如下:
FOLLOW(A)是由所有句型中紧跟在非终结符A后面的终结符a组成的集合。如果存在一个句型S => αAβ,其中α已经解析完成,β是一个可能为空的符号串(β可以是ε,表示没有符号),那么a(a是终结符)就会属于FOLLOW(A)。换句话说,如果在解析过程中遇到非终结符A,并且当前能够跟在A后面的下一个符号是a,那么a就可能在FOLLOW(A)中。
计算FOLLOW集的算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将结束标记 ($) 放入 FOLLOW(S),这里的S是起始符号,表示解析的结束。
2. 对于产生式 A → αBβ,若β能归约为空(β => ε),则将 FIRST(β) 中的所有非ε元素添加到 FOLLOW(B) 中。这样做是因为在解析过程中,如果解析到了B并且B后面没有其他符号,那么接下来可能出现的任何符号都可能在FOLLOW(A)中,所以这些符号应该被添加到FOLLOW(B)。
3. 对于产生式 A → αB或A → αBβ,其中β能归约为ε,将整个FOLLOW(A)集合放入FOLLOW(B)中。这是因为当解析到B时,如果B后面没有其他非终结符,那么之前能跟随A的所有符号都应该能够跟随B。
在编译器设计中,这些集合的计算是语法分析阶段的关键,比如在LL(1)解析中,我们需要知道在遇到非终结符时,可能跟在其后的下一个终结符是什么,以便决定如何继续解析。同样,在LR(1)解析中,FOLLOW集也用于构造解析表的项。
编译原理是一门深入探讨编译过程的学科,涉及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多个方面。学习编译原理不仅可以理解程序语言的底层工作原理,还能为优化编译器和开发新的编程语言提供理论基础。课程通常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结合问题驱动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通过实验和练习掌握编译器设计的核心技术。
2011-03-24 上传
2008-11-20 上传
2013-11-13 上传
2008-03-02 上传
2008-03-02 上传
2009-12-21 上传
2010-01-05 上传
2011-04-10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我的小可乐
- 粉丝: 26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WordPress作为新闻管理面板的实现指南
- NPC_Generator:使用Ruby打造的游戏角色生成器
- MATLAB实现变邻域搜索算法源码解析
- 探索C++并行编程:使用INTEL TBB的项目实践
- 玫枫跟打器:网页版五笔打字工具,提升macOS打字效率
- 萨尔塔·阿萨尔·希塔斯:SATINDER项目解析
- 掌握变邻域搜索算法:MATLAB代码实践
- saaraansh: 简化法律文档,打破语言障碍的智能应用
- 探索牛角交友盲盒系统:PHP开源交友平台的新选择
- 探索Nullfactory-SSRSExtensions: 强化SQL Server报告服务
- Lotide:一套JavaScript实用工具库的深度解析
- 利用Aurelia 2脚手架搭建新项目的快速指南
- 变邻域搜索算法Matlab实现教程
- 实战指南:构建高效ES+Redis+MySQL架构解决方案
- GitHub Pages入门模板快速启动指南
- NeonClock遗产版:包名更迭与应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