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包管理系统网络结构设计与分析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8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273KB PDF 举报
"铁路行包营运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结构的研究 (2000年)——刘军,梁峰,项源金" 这篇论文主要探讨了2000年中国铁路行包营运管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结构设计。研究内容涉及网络信息源的分布、信息量与传输速率需求、网络传输通道等多个关键方面,旨在优化行包运输业务的网络性能。 在深入分析网络设计时,作者考虑了以下几个核心点: 1. **网络信息源点分布**:研究了铁路行包业务中的信息来源及其在网络中的分布情况,这对于理解数据流量的模式和优化网络布局至关重要。 2. **信息量及传输速率要求**:针对行包管理系统的特性,确定了所需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传输速率,以确保高效的数据流通。 3. **网络传输通道**: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网络通道对传输效率和延迟的影响,这是决定网络架构的关键因素。 4. **网络传输延迟**:行包运输业务对实时性的要求较高,因此论文讨论了如何降低网络传输延迟,以满足业务需求。 5. **入网车站数量规模**:根据行包运输业务的覆盖范围,确定了网络节点的数量和规模,这对于网络的稳定性和扩展性至关重要。 此外,论文还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1. **信息源点规模**:定义了构成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源点规模,这直接影响到网络的设计容量。 2. **接入方式**:选择了合适的接入技术,确保各个车站能够有效接入网络,可能包括有线、无线等多种方式。 3. **网络基本结构**:设计了网络的基本架构,可能是星型、环形、树形或更复杂的拓扑结构,以适应铁路行包业务的特点。 4. **IP地址分配**:提出了行包系统IP地址的分配策略,确保每个节点都能唯一识别并在网络中通信。 5. **路由方案**:利用已有的客票系统网络进行路由规划,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成本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涵盖了铁路旅客运输、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和行包运输,表明这篇论文是信息技术在铁路物流领域应用的一个重要研究,对于提升铁路行包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中国分类号“TP391”代表计算机科学技术,而“U293.2”则对应于交通运输工程,说明该论文是结合了信息技术与交通行业的专业研究。文献标识码“A”表示这是一篇学术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