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算法在幅度异构杂波中的杂波归零性能分析

0 下载量 3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6 收藏 1.82MB PDF 举报
本文研究了在幅度异构杂波环境下,样本矩阵求逆(Sample Matrix Inversion, SMI)算法的杂波归零性能。作者基于随机矩阵理论,深入探讨了平均信号干扰加噪声比(Signal-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 SINR)在处理非均匀分布的次要样本(也被称作被测单元,CUT)时的变化规律。相比于次要样本的功率分布假设为独立且均匀分布(IID)的情况,研究发现,当使用拥有较强杂波功率的次级样本进行自适应权重设定时,SMI的输出SINR可能会有所提升。然而,这种性能增强是有限度的,因为过强的杂波会导致性能受限。相反,如果优先选择杂波功率较低的样本,性能反而会下降。 文中引用了多个文献作为理论支撑,如: 1. Weiner (1991) 的工作探讨了二进制融合中波动目标的集成问题,这对于理解SMI在杂波环境中的行为提供了背景。 2. Frey Jr. (1996) 提出了对Swerling II目标的理想二进制集成阈值的近似方法,这与SMI算法中的阈值设置有相似之处。 3. Schleher (1976) 的雷达检测在Weibull杂乱背景下进行了研究,这对于理解不同类型的杂波环境下的性能分析至关重要。 4. David (1981) 的《顺序统计》一书提供了关于概率论中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处理随机样本的分布特性有很大帮助。 5. DeMiguel and Casar (1997) 针对Weibull和其他对数-对数线性尾分布的杂乱环境,提出了CFAR检测方法,这与SMI算法的优化策略有潜在关联。 Gradshteyn and Ryzhik (2000) 的积分表则提供了数值计算的工具,可能在推导复杂的统计表达式时起到关键作用。文章的核心内容是通过理论推导与实际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幅度异构杂波环境下SMI算法如何处理杂波并优化性能,这对于雷达信号处理、自适应检测系统以及抗杂波技术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