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微型计算机发展史与硬件结构演变

需积分: 7 0 下载量 9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943KB PPT 举报
在"补充硬件和软件关系图-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第1章"中,章节主要探讨了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围绕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构成进行深入解析。首先,章节回顾了计算机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 1.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以ENIAC为例,它是世界上首台电子管计算机,体积庞大,主要用于军事用途,如弹道计算,速度相对较低。 2. 第二代晶体管:1947年,晶体管的发明标志着计算机尺寸的显著缩小,性能提升,这为后来的小型化奠定了基础。John Bardeen、Walter Brattain和William Shockley因晶体管发明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3. 第三代集成电路: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IC)的应用使得计算机性能进一步增强,如IBM的360和370系列,它们在阿波罗登月工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4. 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C):微型计算机正是这一阶段的产品,它包括微型机结构和微处理器的发展,代表了计算机技术的里程碑,标志着计算机从小型化和高性能化方向迈进。 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注重于微型机结构的演变,如从最初的单板机(Singleboard Computer,SBC)到单片机(Microcontroller),这些设备将复杂的功能集成在一个或几个芯片上,极大地简化了设计和降低了成本,使得计算机更加便携和易于使用。同时,微处理器的出现是这一时期的关键,它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和其他核心组件,成为现代计算机架构的核心部件。 此外,章节还介绍了计算机分类的标准,即按照体积、性能和价格划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微型计算机因其小巧、高效的特点,被归类为第四代VLSIC计算机产品,成为个人电脑和消费电子产品普及的驱动力。 在整个章节中,读者可以了解到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密切关系,因为随着硬件技术的进步,软件开发也随之优化,以适应不断演进的硬件平台。这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驱动程序等,它们共同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因此,理解硬件技术基础对于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