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创新采纳行为:杭州与衢州消费者比较分析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4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464KB PDF 举报
"宋金柱和楼天阳的论文‘探索性分析与比较地域消费者移动创新采纳行为’通过定性研究方法,基于TPB理论框架,深入研究了杭州和衢州两地消费者对移动创新产品的采纳行为差异。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多项科研项目支持,重点关注了消费者采纳行为的社会感知因素,尤其是面子问题,并揭示了两地消费者在移动创新产品实用性和娱乐性需求上的差异。" 这篇论文探讨的核心知识点包括: 1. 理论框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这是一个广泛用于预测和解释个体行为意向的社会心理学模型。TPB认为个体的行为意向受其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 2. 定性研究方法:研究采用了定性研究,这通常包括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等,旨在理解消费者的主观经验和心理过程,尤其适合探究复杂的社会和心理现象,如消费者的创新采纳行为。 3. 地域差异:研究对比了杭州和衢州两个城市消费者的采纳行为,揭示了不同地区消费者在移动创新采纳上的特点。例如,衢州消费者可能更注重面子因素,这可能是由于地方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4. 社会感知因素:“面子”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感知因素,研究发现它显著影响中国消费者的创新采纳决策,这可能是因为移动创新产品的使用可以展示个人地位或成就。 5. 移动创新产品:论文关注的是移动创新产品的采纳,这包括了新的移动应用、服务或者技术,如智能手机应用、移动支付等。研究强调了产品实用性和娱乐性在不同消费者群体中的不同重视程度。 6. 后续研究方向:该研究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出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量化这些差异,探索更多影响因素,并在更大范围内验证这些发现。 7. 关键词:消费者采纳行为、移动创新、地域差异和TPB是论文的关键主题,表明研究的重点在于理解消费者如何接受新技术,并在地理和文化背景不同的情况下这些行为如何变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篇论文对理解中国消费者在移动创新采纳上的心理机制和地域性差异具有重要意义,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市场策略制定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