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S与FEC结合对DQPSK光系统PMD抑制性能的影响

0 下载量 4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8 收藏 602KB PDF 举报
"Impact of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fast polarization scrambler on the performance of PMD mitigation with FEC for DQPSK optical system" 在高速光纤维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PMD)是一种主要的性能限制因素,而快速扰偏器(FPS)与前向纠错(FEC)的组合是用于缓解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该研究深入探讨了FPS的分布模式对使用FEC进行PMD缓解的影响。在模拟分析中,通过比较无分布式FPS和沿光纤存在分布式FPS时的误码率(BERs),来评估不同分布模式下的系统性能。 文章提到的"Chinese Optics Letters"发表了一篇由韩大海等人撰写的研究,他们来自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学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指出,PMD是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因为它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尤其是在采用如差分正交相位键控(DQPSK)等调制格式的系统中。DQPSK是一种利用相对相位来传输信息的调制技术,对PMD特别敏感。 FPS的作用在于通过不断随机改变光信号的偏振态,使得PMD的影响得以平均化,从而降低其对系统性能的负面影响。而FEC则是一种能够检测并纠正数据传输错误的编码技术,对于提高系统的抗噪声和干扰能力至关重要。 在研究中,作者提出了一种名为"r"的新表示法,这可能是用来描述或量化FPS分布对PMD缓解效果的新方法。通过比较无分布式FPS和有分布式FPS的情况,他们发现FPS的分布模式确实会对FEC的纠错能力产生影响,可能表现为改善或恶化BER。这表明在设计和优化光通信系统时,不仅需要考虑FPS和FEC的单独作用,还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FPS在整个传输链路中的分布情况。 该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如何更有效地结合FPS和FEC来对抗PMD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有助于设计出更稳健、性能更优的高速光通信系统。这方面的优化对于提升系统容量、延长传输距离以及降低误码率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长距离和高数据速率的通信场景中。通过深入理解这种分布模式的影响,工程师可以更好地设计和配置通信网络,以应对PMD和其他潜在的性能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