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供应关系下的可修复航材存储策略研究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7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171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基于两级供应关系的可修复航材存储策略模型研究’探讨了在航空器材保障中,如何通过构建模型优化可修复航材的存储策略,以提高武器系统的保障性能。” 本文作者付兴方、李继军和李宗植在2004年的《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期刊第二期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可修复航材存储策略的重要研究。他们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在后方航材仓库和其所保障的多个场站之间建立有效的两级供应关系,以确保在特定经费标准下,提升武器系统的保障效能。 在军事领域,可修复航材指的是那些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损坏,但经过维修可以再次使用的航空器材。这些器材的存储管理对于保持飞行器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传统的做法可能仅在单一场站层面优化存储策略,而该论文则试图克服这种局限性,提出一个更为全面的模型,考虑了后方仓库与多个场站之间的相互作用。 该模型的主要目标是在满足预算约束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存储策略来最大化武器系统的保障性能。通过这样的模型,可以分析不同存储策略对系统保障质量的影响,从而找出最经济且高效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更贴近实际军事需求,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 论文中提出的模型考虑了供应网络的复杂性,包括后方仓库对各个场站的供应能力、器材的修复时间和成本、以及场站的需求预测等因素。通过数学建模和优化算法,可以计算出在不同条件下每个场站的最优可修复航材存储量,以最小化存储成本,同时保证作战效能。 此外,此模型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决策者理解存储策略改变对整体保障体系的影响,为物资分配和库存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军队的后勤保障效率。因此,这项研究对于提升我国空军的后勤保障能力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这篇论文深入研究了基于两级供应关系的可修复航材存储策略,为优化军事装备保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用工具,对于军事后勤管理和装备保障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