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双互易杂交边界点法的结构模态分析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3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242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介绍了双互易杂交边界点法在结构模态分析中的应用,结合双重互易法和杂交边界点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动力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将问题的解分为通解和特解,通过局部径向基函数近似处理特解,以静态问题的基本解解决动态问题,具有高精度和低计算量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结构动力问题的求解。" 正文: 在结构力学领域,模态分析是研究系统动态响应的关键技术,它涉及到物体自由振动的模式和频率。传统的有限元法虽然广泛应用于结构分析,但在处理复杂几何形状和非均匀材料分布时,其网格划分和计算复杂性成为挑战。针对这一问题,2009年的研究中提出了双互易杂交边界点法,这是一种创新的无网格方法,特别适用于结构模态分析。 双互易杂交边界点法(Dual Reciprocity Hybrid Boundary Node Method, DRHBNM)结合了双重互易法(DRM)和杂交边界点方法(Hybrid Boundary Node Method, HBNM)的优点。双重互易法的核心是将非齐次项的域内积分转化为边界积分,这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而杂交边界点法则允许使用简单的基本解来描述复杂结构的行为,减少了求解未知数的数量。 在DRHBNM中,问题的解决方案被分解为两个部分:通解和特解。通解部分由HBNM处理,它利用边界上的信息来确定整个域内的解,避免了内部节点的处理。特解则通过局部径向基函数插值(Local Radial Basis Function Interpolation, LRBF)进行近似,这种方法允许灵活地处理非结构化的边界,并能精确捕捉局部特性。 数值算例证明了DRHBNM的高效性和准确性。由于特解的局部处理,计算量显著减少,同时保持了高精度的结果。此外,由于无需网格生成,该方法对于不规则形状和大变形问题具有显著优势,可以便捷地应用于各种结构动力问题,如振动分析、地震响应评估等。 文章进一步讨论了这种方法的应用场景,强调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潜力,特别是在处理具有复杂几何形状和非线性行为的结构问题时。由于其无网格特性,DRHBNM提供了更灵活的框架,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际工程中的复杂情况。 双互易杂交边界点法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为结构模态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它不仅提高了计算效率,而且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时,减少了对复杂几何形状和材料分布的处理难度。随着计算能力和软件实现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方法有望在未来的工程分析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