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C2410A ARM9核心Linux2.6内核移植实践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0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4 收藏 1.24MB DOC 举报
"基于ARM9的Linux26内核移植"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基于ARM9架构的S3C2410A微处理器上移植Linux 2.6内核的过程,旨在创建一个嵌入式Linux软件开发平台,以便进行后续的二次开发。作者并未依赖开发板自带的软件包,而是从互联网获取了最新的源代码。 1. **嵌入式系统概述** 嵌入式系统是集成在设备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通常用于特定的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嵌入式系统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大等特点。嵌入式Linux系统结合了开放源码的Linux操作系统和嵌入式硬件,提供了强大的开发环境和灵活性。 2. **嵌入式Linux系统构成与开发环境** - **系统架构**:嵌入式Linux系统由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组成,硬件平台通常包括处理器(如ARM9)、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而软件平台则涉及操作系统内核、库函数、应用程序等。 - **硬件平台**:S3C2410A是Samsung公司的一款基于ARM920T核心的微处理器,常用于嵌入式设备,具有高性能和低功耗的特性。 - **软件开发平台**:建立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需要交叉编译工具链,它允许在宿主机上编译目标机的代码,以适应不同的处理器架构。 3. **BootLoader** BootLoader是嵌入式系统启动时运行的第一段程序,负责加载内核到内存并初始化硬件。本文研究了NANDFlash和NORFlash的区别,NANDFlash具有大容量、低成本的优势,而NORFlash则提供直接寻址能力,适合于执行代码。在S3C2410A上,BootLoader通常从NORFlash启动,因为它可以更快地执行。 4. **Linux内核编译与移植** - **内核新特性**:Linux 2.6内核引入了许多新特性,例如改进的内存管理、增强的设备驱动支持以及更好的电源管理等。 - **启动流程**:内核启动涉及解压、初始化硬件、挂载根文件系统等一系列步骤。 - **移植过程**:移植主要包括配置、编译内核,以适应S3C2410A的硬件特性。MTD(Memory Technology Device)内核分区用于管理和访问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如Flash。 5. **文件系统制作** - **YAFFS文件系统**:YAFFS是一种针对嵌入式设备,特别是使用NAND Flash的文件系统,具有良好的容错性和效率。 - **内核支持**:为了在内核中支持YAFFS,需要在配置阶段选择相应的内核选项,确保编译后的内核能够识别和操作YAFFS文件系统。 6. **测试** - **简单测试**:通过基本的命令行交互、设备驱动测试等方法来验证内核和文件系统的正确性。 - **C程序测试**:编写简单的C程序来进一步测试系统的功能,如内存分配、I/O操作等。 - **开发板执行**:将测试程序烧录到开发板上,直接在目标硬件上运行,以确保移植的系统在实际环境中正常工作。 7. **结论** 通过以上步骤,成功地在S3C2410A平台上移植了Linux 2.6内核,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为后续的应用程序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嵌入式系统开发,尤其是基于ARM架构的Linux内核移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其他类似的项目提供了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