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结构体链表选择排序详解及实现
![](https://csdnimg.cn/release/wenkucmsfe/public/img/starY.0159711c.png)
"C语言结构体链表的排序方法汇总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选择排序算法对结构体链表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每次从未排序的部分选取最小元素,将其放置在已排序部分的末尾。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定义了几个关键变量,如`first`(链表的第一个元素)、`tail`(链表的最后一个元素)、`p_min`(当前找到的最小元素的指针)和`min`(保存最小元素的实际结构体指针)。在排序循环中,遍历链表,比较相邻节点的`num`(学号字段),如果发现更小的节点,则更新`p_min`和`min`。当遍历结束后,将`min`插入到`first`和`tail`之间,如果是第一次迭代,`first`和`tail`就同时指向`min`。整个过程重复,直到链表完全排序。最后,当`min`与`head`相等时,表示已经到达链表末尾,此时`head`即为排序后的链表的头部。这个函数返回排序后链表的头部指针。"
选择排序的主要步骤包括:
1. 初始化:设置`first`和`tail`为`NULL`,`p_min`和`min`都指向`NULL`。
2. 遍历链表:通过`for`循环遍历链表,直到遇到`NULL`节点。
3. 内部循环:在每次遍历中,通过`if`语句比较当前节点的`num`与`min`的值,若更小则更新`p_min`和`min`。
4. 更新链表:当找到最小元素时,根据链表是否为空或已排序部分的尾部来决定将其插入的位置。第一次迭代时,`first`和`tail`同时更新;之后,只需将新找到的最小元素添加到已排序部分的尾部,并更新`tail`。
5. 停止条件:当`min`等于`head`时,表示已处理完所有节点,返回排序后的`head`指针。
这种排序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2),效率不高,但代码实现简单,适用于数据量较小的链表。对于大规模数据,更高效的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会是更好的选择。
292 浏览量
417 浏览量
2021-09-27 上传
250 浏览量
2022-10-24 上传
150 浏览量
105 浏览量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default.jpg!1)
l003479164
- 粉丝: 6
最新资源
- Windows95多线程同步控制:event对象与事件同步
- C++Builder打造不规则窗体界面教程
- DirectShow SDK学习与应用指南
- C++ Builder 实现自定义绘图下拉框
- C++Builder轻松操作注册表:TREGISTRY类实例解析
- ActionScript3.0 CookBook 中文翻译版
- PowerDesigner使用技巧:建模、导出与反向工程
- 彩色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对比分析
- Oracle数据库逻辑结构详解:理解与挑战
- Oracle9i数据库管理基础II中文版官方PPT
- Oracle9i数据库管理基础中文版PPT
- 论文写作实例与模板详解:信息系统与网络设计
- 遵循Java编程规则提升代码质量:类与方法设计
- 并发编程进阶:Erlang实战
- VxWorks文件系统与Flash驱动详解:从rawFs到MS-DOS与RT-11实现
- VxWorks Device Driver详解:层次结构与I/O系统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