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SIS法详解:优劣解距离法的步骤与应用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5 5 下载量 19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收藏 1.95MB PDF 举报
"TOPSIS法(优劣解距离法)是一种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用于在多个评价标准下比较和排序不同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由C.L.Hwang和K.Yoon于1981年提出,目的是通过衡量每个方案与理想解(最优方案)和反理想解(最劣方案)的距离来确定它们的相对优劣。" TOPSIS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 **正向化处理**: - 针对不同的指标类型,将原始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正向指标: - 极大型指标(如成绩、GDP增速):保持原样,因为越高越好。 - 极小型指标(如费用、坏品率):取最大值减去原始值,使得小值变得大。 - 中间型指标(如pH值):计算绝对偏差,然后取1减去这个绝对偏差,使得越接近最佳值得分越高。 - 区间型指标(如体温、水中植物性营养物量):根据最佳区间调整,使得值在区间内得满分,不在区间内得分降低。 2. **标准化处理**: - 对正向化后的矩阵进行标准化,消除指标之间的量纲差异,通常采用Z-score标准化公式,即每个元素 \( z_{ij} = \frac{x_{ij} - \bar{x}_j}{s_j} \),其中 \( \bar{x}_j \) 是第j列的平均值,\( s_j \) 是第j列的标准差。 3. **构造理想解和反理想解**: - 理想解(Best Alternative, B)是所有指标最优的解决方案,反理想解(Worst Alternative, W)是最差的解决方案。理想解对应于最大化正向指标和最小化负向指标,反理想解反之。 4. **计算距离**: - 计算每个方案到理想解和反理想解的欧氏距离。 - 对于方案i,理想解距离 \( D_i^+ \) 和反理想解距离 \( D_i^- \) 分别为: \[ D_i^+ = \sqrt{\sum_{j=1}^{m}(z_{ij}-z_{j}^+)^2} \] \[ D_i^- = \sqrt{\sum_{j=1}^{m}(z_{ij}-z_{j}^-)^2} \] 其中,\( z_{j}^+ \) 和 \( z_{j}^- \) 分别是第j列的最大值(正向指标)和最小值(负向指标)。 5. **归一化得分**: - 形成靠近理想解程度的相对接近度 \( R_i \),它表示方案i与理想解的相对接近程度: \[ R_i = \frac{D_i^-}{D_i^+ + D_i^-} \] - \( R_i \) 的值越接近1,表明方案i越接近理想解,相对优势越大。 6. **排序决策**: - 根据 \( R_i \) 的大小对所有方案进行排序,\( R_i \) 值最大的方案被选为最优方案。 通过TOPSIS法,可以全面、系统地分析和比较具有多种评价标准的复杂问题,为决策者提供一个科学的决策依据。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领域,包括项目管理、产品评估、供应商选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