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第七版第五章习题解析
下载需积分: 41 | PDF格式 | 813KB |
更新于2024-08-29
| 108 浏览量 | 举报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第七版第五章习题解答"
计算机网络是信息技术领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涉及网络协议、路由算法、网络拓扑结构等多个方面。本章的习题解答涵盖了网络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的概念,以及路由选择算法和自治系统(AS)之间的路由策略。
1. **每路由器控制的控制平面**:
这种控制平面意味着路由算法在每个路由器本地运行,每个路由器根据其与其他路由器的交互来计算转发和路由策略。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整体地”实现是指每个路由器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负责自己的控制逻辑和数据转发,不依赖中央控制器。
2. **链路状态算法与距离矢量路由**:
链路状态算法,如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是基于全网拓扑信息的,它可以计算出从源到目标的最低成本路径。而距离矢量路由,如 RIP(路由信息协议),则采取分布式迭代的方式,每个节点只了解与其相邻的节点信息,逐步更新路由表以找到最佳路径。
3. **自治系统(AS)间的策略路由**:
在AS之间,策略因素如流量控制和路径选择的策略性决策至关重要。BGP(边界网关协议)用于在AS之间传播路由信息,并允许基于策略的路由选择。AS内部,路由选择通常不受策略影响,因为它们在同一管理域下操作,可扩展性和性能成为更重要的考量。
4. **路由选择的可扩展性与性能**:
AS间路由选择需要处理大量网络间的路由,强调算法的可扩展性,而性能可能是次要考虑。相比之下,在AS内部,可以更加关注路由的性能,例如延迟、带宽等,因为此时路由选择更倾向于优化性能而非遵循特定策略。
5. **OSPF的链路状态信息传播**:
习题中的判断题指出,当OSPF路由器发送链路状态信息时,并非仅向相邻节点发送。这是错误的,实际上,OSPF使用泛洪(flooding)机制,将链路状态信息广播到整个区域,以构建和维护全网的拓扑数据库。
通过这些习题解答,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中路由选择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包括路由协议的工作方式、AS之间的交互策略以及路由信息的传播机制。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和设计复杂的网络系统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
22536 浏览量
5399 浏览量
5399 浏览量
1149 浏览量
125 浏览量
111 浏览量
145 浏览量

gogto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zhuangzhu-74.github.io 书签整理与HTML技巧分享
- DelphiXE10.2.3中HTTPServer的DLL动态封装调用
- 3D建模技术:即时模式渲染与三维小控件应用解析
-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PPT模板设计
- 大数据分析与价值发现-PPT演示指南
- 室内家装设计之玄关吧台3D效果图
- Espionage:字体设计背后的秘密
- Rcpp实现KD树最邻近算法包详解
- 掌握Redux-thunk中间件在前端项目中的应用
- 知识经济深度解析与应用下载
- 解决wkhtmltopdf 0.12.5 安装包下载慢的问题
- MATLAB实现的二维和三维声弹性波时域传播分析
- Qt常用控件全方位解析与应用指南
- 微信小程序集成地图与实时天气预报教程
- 锐普出品:PPT设计师七宗罪解说动画影片
- Proton Studio:前端技术整合与响应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