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约束下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高效矩阵设计与实现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3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346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一种针对硬件实现优化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 LDPC)矩阵设计方法,发表于2009年的《计算机工程》期刊。作者刘志贵、刘亮、王雪静、叶凡和任俊阳在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背景下,提出了一个创新的策略,旨在简化硬件结构并提升译码性能。 他们的设计方法考虑了硬件实现的具体条件,特别关注了准循环的校验矩阵设计,这是一种高效的编码方案,能够在保持纠错能力的同时减少硬件复杂度。通过行列交换技术,他们能够优化矩阵结构,提高编码/解码过程的效率。这种方法对于大容量的校验矩阵,如1200位的码长,尤为适用。 在设计过程中,论文详细描述了对这种1200位长校验矩阵的RTL实现步骤,即从高级抽象层次(Register Transfer Level, RTL)出发,实现了实际电路。作者使用了SMIC 0.13微米的标准CMOS工艺进行综合,这使得整个系统具有较高的数据吞吐量,达到了660兆比特每秒(Mb/s),同时保持了相对较小的面积,仅为3.1平方毫米。这样的设计结果表明,使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校验矩阵非常适合构建低复杂度的LDPC解码电路,这对于资源受限的应用场景,如嵌入式系统或移动设备,具有显著的优势。 本文的关键技术点包括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校验矩阵设计、行列交换策略以及硬件性能优化。通过这些技术,作者不仅提升了编码和解码的性能,还降低了硬件成本和功耗,从而推动了LDPC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总体来说,这篇论文为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在硬件实现中的高效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设计指导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