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模型详解与实例:关系数据库设计

需积分: 11 0 下载量 20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9 收藏 661KB PPT 举报
"该资源是关于关系数据库设计基础的课程设计,特别关注E-R模型在具体实例中的表示方法。课程涵盖了概念模型、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以及E-R模型的构成元素,并给出一个实际的E-R模型示例,涉及负责人、单位、职工等实体及其相互关系。"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E-R(实体-关系)模型是一种重要的抽象工具,用于描述现实世界的实体、它们的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个模型是数据库设计的初期阶段,帮助设计师理解和表达用户需求。 1. 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它不涉及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而是从用户的视角出发,描述数据和信息的结构。实体在这里指的是现实世界中可识别的事物,如人、地点或事件。属性是描述实体特征的细节,比如负责人的姓名和证件号。 2. 实体集之间的联系:E-R模型中,实体集间的联系有三种基本类型: - 一对一(1:1):每个实体集中的一个实体最多只能与另一个实体集中的一个实体相关联。例如,一个负责人可能只管理一个单位。 - 一对多(1:n):一个实体集中的一个实体可以与另一个实体集中的多个实体相关联。例如,一个单位可以包含多个职工。 - 多对多(m:n):两个实体集中的任何实体都可以与其他实体集中的多个实体关联。在实际例子中,可能存在多个负责人管理一个单位,或者一个单位有多个职工的情况。 3. E-R模型的表示元素: - 实体集名:用来标识一类实体,如“负责人”、“单位”。 - 属性名:描述实体特征的字段,如“证件号”、“单位号”。 - 联系名:表示实体集之间的关系,如“管理”、“包括”。 - 表示方法:实体通常用矩形表示,属性用椭圆形表示,联系用菱形表示,连接实体和联系的线表示实体间的关系。 4. 具体实例:在给出的例子中,E-R模型展示了“负责人”、“单位”和“职工”之间的关系。“负责人”有管理的“单位”,“单位”包括“职工”,每个单位有唯一的“单位号”,负责人和职工都有“证件号”。此外,单位有“电话”,而职工有“姓名”。 通过这样的E-R模型,设计师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数据结构,并据此创建合适的关系数据库模式,以便在数据库管理系统(如Visual C++可能支持的数据库系统)中实现。这个过程对于确保数据库的有效性和效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