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商用车控制器应用层软件开发设计规范详解

版权申诉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2 下载量 19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16 4 收藏 1.53MB PDF 举报
新能源汽车软件开发设计规范是一个全面的框架,旨在确保新能源商用车控制器应用层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高效性和一致性。该规范依据AUTOSAR(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软件体系结构,这是一种在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中广泛应用的标准架构,将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和基础软件层(Basic Software, BSW)分开,通过运行时环境(Run Time Environment, RTE)实现了硬件独立性和标准化。 5.1 应用层软件设计是规范的核心部分,包括以下子项: - **Unit单元设计**:强调模块化开发,将复杂的软件功能分解为可管理的小单元,便于测试和维护。 - **Component模块设计**:定义组件间的接口和交互,确保软件模块之间的协同工作。 - **System系统设计**:构建整体系统架构,明确各组件在应用层的功能定位和集成策略。 - **变量管理**:对软件中的数据和状态进行有效管理,包括初始化、存储和传递。 - **Simulink工程目录**:利用Simulink工具进行系统仿真和模型验证,有助于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 - **工程配置**:定义软件开发环境和配置参数,保证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 6.1 软件编程规范则涉及到命名规则、建模规则和具体的编程语言规则,如C语言,以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一致性。 7.1 软件开发流程详细阐述了角色分工、需求分析、系统方案设计、功能规范、开发过程、Bootloader(引导加载器)、底层驱动、协议栈开发、模型测试、集成测试、HIL(Hardware-in-the-Loop)测试、台架和实车测试,直至整车标定和软件发布各个阶段的步骤和要求。 8. 该规范不仅限于技术细节,还强调版权保护和保密,禁止未经授权的复制和传播,确保知识产权的尊重。 通过遵循这个规范,新能源商用车控制器的OEM厂商可以确保他们的应用层软件开发过程符合行业标准,提升产品质量,缩短上市时间,并降低维护成本。同时,通过明确的术语和定义,不同团队间的沟通更加顺畅,降低了理解和执行上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