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块压缩传感图像重建:一种高效算法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3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7 收藏 875KB PDF 举报
"一种新的分块压缩传感图像重建算法 (2011年)"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创新的分块压缩传感图像重建算法,旨在解决传统压缩传感技术在处理大型图像时面临的存储需求大、重建时间长的问题。传统的压缩传感方法通常一次性对整幅图像进行随机测量,这不仅占用大量存储空间,也导致了较长的重建时间。新提出的算法则采取了以下步骤: 1. 图像分块:首先,图像被分割成多个子块。每个子块的列向量被连接成一个新的信号,这样可以减少数据处理的复杂性。 2. 稀疏变换与投影:接着,经过这种重组的信号通过稀疏变换,如离散余弦变换(DCT)或小波变换,转化为更易于处理的形式。然后,这个变换后的信号被投影到观测矩阵上,生成对应的观测值。 3. 优化重建:利用优化算法,如最小化误差的迭代方法,从这些观测值中恢复原始信号。这一过程旨在最小化重构误差,提高重建质量。 4. 活动性分类与后滤波:重建的子块根据其活动性进行分类,即它们的边界变化程度。对于活动性较高的子块,采用更严格的后滤波方法来处理边界,以减少块效应;而对于活动性较低的子块,则可能采用较宽松的滤波策略。 5.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研究者选择了磁共振成像(MRI)图像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结果显示,新算法显著减少了重建时间,并有效地减少了块效应,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图像的纹理和边缘细节,提高了图像质量。 关键词:分块压缩传感、MRI图像重构、块效应 这篇论文属于自然科学领域,发表在2011年的《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增刊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为压缩传感领域的图像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分块处理和优化的后滤波策略,该算法在保持图像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处理效率,为大规模图像数据的压缩与快速重建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