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惯性导航》期末复习重点:天文、卫星、惯性导航对比

版权申诉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29 下载量 17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0 6 收藏 1.76MB PDF 举报
"这份资料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惯性导航》课程的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包含2012年的一份试题,涵盖了天文导航、卫星导航、惯性导航的特性和相关数学推导,如四元数坐标变换、惯性导航系统结构、傅科摆的影响因素、导航系统误差分析等内容。" 《惯性导航》是一门深入探讨航天航空领域中导航技术的课程,主要关注使用惯性测量单元(IMU)进行定位和导航的方法。以下是从提供的资料中提炼出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1. **天文导航**:利用天体(如太阳、星星)的位置来确定地理位置,适用于没有其他导航信号可用的情况。其优点是不依赖外部设备,但精度受到观测条件限制。 2. **卫星导航**(如GPS):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来计算位置,具有全球覆盖、高精度和实时性的特点,但可能受到遮挡或干扰的影响。 3. **惯性导航**:利用物体的惯性运动原理,通过测量物体的加速度来推算其位置、速度和姿态。它不依赖外部参考,但随着时间推移,累积误差会增加。 4. **四元数坐标变换**:四元数是一种扩展的复数,用于描述三维空间中的旋转,特别是在坐标系转换中,可以避免万向节死锁问题,提高计算效率。 5. **指令角速度**:在地球坐标系下,考虑地球自转,当物体沿本初子午线以恒定速度v向北移动时,其在30°N时的指令角速度涉及到地球自转速率和地理位置的关系。 6. **惯性导航系统中的两个回路**:通常包括导航回路和控制回路。导航回路处理测量数据并计算出物体的状态,而控制回路则调整传感器输出以减少误差。 7. **傅科摆**:在地球表面,傅科摆的摆动平面会因为地球自转而缓慢变化。在45°N和90°N,摆面速度的差异在于地球自转导致的离心效应。 8. **高度通道不稳定**:由于地球曲率和重力梯度的影响,高度通道容易出现误差,引入阻尼是为了稳定系统,减少这些影响。 9. **比力方程**:描述物体在惯性空间和导航坐标系之间的动力学关系,用于计算加速度和姿态角。 10. **Ψ方程**:关联于导航坐标系和惯性坐标系之间的误差,反映了导航系统中的初始对准误差和漂移。 11. **三轴加速度计**:在导航系统中用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通过解算加速度数据可以获取物体的运动状态。给定的加速度计输出可用于计算导航系统的姿态角。 这些知识点是惯性导航领域的基础,对于理解和应用惯性导航系统至关重要。学生在复习时,需要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以应对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