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数字化与初步处理解析

需积分: 10 0 下载量 10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5.55MB PPT 举报
"图像的数字化是将连续的图像转化为数字形式的过程,主要涉及两个关键步骤:采样和量化。采样是将图像在空间位置上的连续性离散化,通过在图像上设置固定间隔的点(像素)来代表图像的细节。量化则是将这些像素的亮度值进行离散化,通常用二进制位来表示。图像的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分辨率是关键因素之一。 分辨率包括显示分辨率、图像分辨率和扫描分辨率。显示分辨率是指显示器能够显示的像素数量,而图像分辨率是图像本身具有的像素密度。扫描分辨率则是指在扫描图像时设置的像素密度。颜色深度决定了每个像素可以表示的颜色数量,通常以二进制位数表示。例如,1位只能表示黑白两种颜色,而24位及以上则可以表示真彩色,即大约1670万种颜色。 图像文件的大小与其分辨率和颜色深度有关。计算公式为字节数=图像分辨率×颜色深度÷8。这意味着更高的分辨率和颜色深度会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 在图像文件格式方面,BMP是一种未压缩的格式,保存了所有的原始信息,但文件较大。GIF支持压缩且可存储多幅图像以创建动画,但颜色深度有限。JPEG采用有损压缩,适合存储照片,压缩率高但会丢失部分细节。TIFF格式复杂,支持多种类型,而PNG提供了无损压缩和24位及48位色彩。PSD是Adobe Photoshop的专用格式,保留了所有编辑历史,适合保存未完成的作品。 在处理图像的工具软件中,Matlab、VC++、VB、JAVA等编程语言可以用于图像处理,而GDI、DirectDraw等库提供了图形绘制功能。此外,Photoshop是一款专业级的图像编辑软件,提供了丰富的编辑和创作工具。 图像数据通常以3维矩阵的形式存储,分别对应红绿蓝(RGB)三个颜色通道。读取图片数据可以使用如imread这样的函数,例如在MATLAB中,可以使用`imread`来读取并处理图像文件。" 以上内容详细介绍了图像数字化的基本概念,包括采样、量化、分辨率、颜色深度以及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还提到了一些常用的图像处理工具和数据存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