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实验:左右子树交换算法

需积分: 10 6 下载量 19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21 收藏 99KB DOC 举报
"二叉树实验,通过左右子树交换改变二叉树结构,涉及到先序遍历、中序遍历以及二叉树节点交换的递归实现。" 在这个二叉树实验中,主要目标是交换二叉树中所有节点的左右子树,并通过中序遍历来验证交换的结果。实验过程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定义二叉树节点结构**:首先,定义了一个名为`binode`的结构体,包含一个整型数据域`data`,以及两个指向子节点的指针`lchild`和`rchild`,分别表示左孩子和右孩子。`*bitree`是一个指向`binode`类型的指针,常用于二叉树操作。 2. **先序遍历建树**:`creat_bt()`函数通过先序遍历的方式构建二叉树。先序遍历的顺序是根节点-左子树-右子树。函数从输入读取节点数据,如果读到0则表示到达叶子节点,结束构建;否则,递归地创建左右子树。 3. **中序遍历**:`inorder()`函数实现了中序遍历,其顺序是左子树-根节点-右子树。这个遍历方法常用于打印二叉树的中序序列,用于比较交换前后的结果。 4. **左右子树交换**:`exchange()`函数用于交换每个节点的左右子树。在非空节点上执行交换操作,并递归处理子节点,确保整个二叉树的所有节点都被处理。 5. **主函数`main()`**:主函数调用以上各个辅助函数,首先通过`creat_bt()`构建二叉树,然后进行一次中序遍历得到交换前的中序序列,接着调用`exchange()`交换子树,最后再进行一次中序遍历,得到交换后的中序序列,对比两者以验证交换操作的正确性。 在测试数据中,给出了两个例子,每个例子都有输入的节点数据以及交换前后的中序遍历序列。通过比较这些序列,可以验证交换操作是否正确地改变了二叉树的结构。 实验的实现使用了递归,这是处理二叉树问题的常见方法,因为递归能够很好地对应二叉树的分治结构。在上述代码中,`creat_bt()`和`exchange()`函数都采用了递归策略,而`inorder()`函数虽然没有显示地使用递归,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它的逻辑本质上也是递归的。这种递归设计使得代码更简洁且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