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线核函数MQ-B模型:大尺度速度场建模新方法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1 收藏 301KB PDF 举报
"适用于大尺度速度场建模的MQ-B新模型 (2012年),基于MQ-B方法,利用大地线度量距离构建核函数,适用于大尺度速度场建模,理论更完善,适用于矢量场,提高多面函数拟合方法的应用范围。" MQ-B方法,全称为Multiquadric-Biharmonic方法,是一种多面函数双调和法,由Hardy在1990年提出并定义。该方法在多个领域,如大地测量、地球物理、摄影测量与遥感等,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国内,MQ-B方法常用于基于GPS复测观测值来构建地壳平面和垂直速度场模型。 传统的MQ-B方法通常采用经纬度坐标差构建核函数,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尺度范围的模型构建。然而,考虑到大尺度速度场建模的需求,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创新的MQ-B新模型。新模型的核心在于沿大地线度量距离构造核函数,这一改变赋予了模型更严谨的几何意义,使得模型能够在参考椭球面上精确描述大尺度的速度场。 大地线核函数的引入是新模型的关键。在地球科学中,大地线是两点间在地球表面上的最短路径,考虑到地球的曲率,它比直线更符合实际情况。通过这种方式构造的核函数,能够更好地适应地球表面的复杂几何特性,尤其对于大范围的速度场模拟,其精度和理论完备性都有所提升。 在实际应用中,基于大地线核函数的MQ-B新模型与传统方法在中国区域内的精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精度相当,但新模型在理论基础上更为完善。这表明新模型对于大尺度速度场建模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在处理大范围的地球动力学问题时,能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总结来说,MQ-B新模型的提出,不仅拓宽了多面函数拟合方法的应用领域,还解决了传统方法在处理大尺度问题时可能存在的不足。通过大地线核函数的使用,模型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适应地球表面的几何特征,这对于地球科学的研究,尤其是地球表面动态过程的建模和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