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分析组合框架梁负弯矩区有效翼缘宽度对比研究

0 下载量 19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444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程晓燕和杜新喜在2008年发表于《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上的,属于工程技术领域,主要探讨了组合框架梁在负弯矩区的有效翼缘宽度的问题。通过有限元分析,他们考虑了宽跨比、板厚和抗剪连接程度等因素,对静载荷作用下的组合框架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比了中国规范GB50017-2003、欧洲规范EC4和英国规范BS5950的计算结果。" 正文: 本文研究的核心在于组合框架梁在负弯矩区域的有效翼缘宽度,这是钢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参数,直接影响到梁的承载能力和结构安全。有效的翼缘宽度是指在负弯矩作用下,能够参与承载并传递弯矩的部分,对于梁的受力性能至关重要。 作者采用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这是一种在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数值计算技术,能更精确地模拟结构在复杂载荷下的响应。在分析过程中,他们特别关注了三个重要因素:宽跨比(梁的宽度与其跨度的比例)、混凝土板的厚度以及抗剪连接的程度。宽跨比影响梁的几何非线性行为,板厚则关系到混凝土部分的刚度,而抗剪连接程度决定了钢和混凝土之间的协同工作性能。 分析结果显示,按照我国2003年的《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计算组合框架梁负弯矩区的有效翼缘宽度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特别是在梁处于弹性阶段时,其有效宽度的估计值可能过高,这可能导致实际工程中结构的安全储备不足。相反,欧洲规范EC4和英国规范BS5950的计算方法则倾向于保守,给出的有效宽度估计较为严格,可能会增加结构成本但提供了更大的安全系数。 这些发现对于理解和改进钢结构设计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提醒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地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规范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同时,这也为未来修订和完善相关规范提供了依据,以确保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有效翼缘宽度;组合框架梁;负弯矩区;有限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92 - 这表明该研究属于建筑结构工程的专业范畴。 文献标志码:A - 表示这是一篇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文章。 这篇论文揭示了在负弯矩区组合框架梁的有效翼缘宽度计算中不同规范的差异,为工程实践中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