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络性延拓法在非平稳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以labview和C++联合开发为例
需积分: 45 5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9
收藏 246KB PDF 举报
本文档主要讨论了在LabVIEW与C++联合开发中涉及的信号处理技术,特别是针对非平稳信号的分析方法。重点介绍了对称延拓与添加极值点相结合的技术,用以改善希尔伯特-黄变换(HHT)中的经验模态分解(EMD)过程中的边界效应。
在希尔伯特-黄变换中,经验模态分解算法(EMD)被用来将信号分解为一系列本征模态函数(IMF)。然而,原始的EMD算法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来拟合包络线,可能导致过冲、无法完全包络和端点效应。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方法,即结合对称延拓和添加极值点。
首先,当原始信号的两端点不是极值点时,通过分析极值点序列的规律,可以在端点附近添加近似的极值点。这样可以防止对极值点进行样条插值时,包络线出现剧烈波动。具体操作是取最左端的极值点,根据它们的间距均值和幅度,确定需要添加的极值点位置和幅值,同样处理右端点。如果新构造的极值点集合最大间距小于原始信号,就可以进行对称延拓,以保持信号的包络特性。
在对称延拓过程中,从近似的左端点极值点开始向左,从近似的右端点极值点开始向右扩展数据。扩展后的新数据集再进行EMD分解,但只保留中间部分的结果。这种方法虽然仅求得端点的近似值,但目的是确保包络完全由端点内的数据确定,而不是为了提供准确的序列外数据。
文章还通过一个复杂的非平稳信号示例,对比了常规HHT算法和改进方法的效果。未添加极值点判断的上下包络方法可能导致包络失真,而添加了判断条件的包络线性延拓法则能更好地保持信号的原始形态。
EMD的基本假设是信号至少有两个极值,并且极值之间的间隔反映了信号的特征时间尺度。通过分解和再整合处理缺乏极值点的数据,可以得到IMF,从而进行Hilbert谱分析,获取信号的瞬时频率和幅度信息。
总结来说,本文档探讨了如何通过对称延拓和极值点添加来优化EMD算法,减少希尔伯特-黄变换中的边界效应,提高非平稳信号分析的精度和可靠性。这种方法对于LabVIEW与C++联合开发中的信号处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022-09-14 上传
2019-08-12 上传
2020-02-05 上传
2021-05-23 上传
2022-08-03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MICDEL
- 粉丝: 35
- 资源: 3968
最新资源
- SSM动力电池数据管理系统源码及数据库详解
- R语言桑基图绘制与SCI图输入文件代码分析
- Linux下Sakagari Hurricane翻译工作:cpktools的使用教程
- prettybench: 让 Go 基准测试结果更易读
- Python官方文档查询库,提升开发效率与时间节约
- 基于Django的Python就业系统毕设源码
- 高并发下的SpringBoot与Nginx+Redis会话共享解决方案
- 构建问答游戏:Node.js与Express.js实战教程
- MATLAB在旅行商问题中的应用与优化方法研究
- OMAPL138 DSP平台UPP接口编程实践
- 杰克逊维尔非营利地基工程的VMS项目介绍
- 宠物猫企业网站模板PHP源码下载
- 52简易计算器源码解析与下载指南
- 探索Node.js v6.2.1 - 事件驱动的高性能Web服务器环境
- 找回WinSCP密码的神器:winscppasswd工具介绍
- xctools:解析Xcode命令行工具输出的Ruby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