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第八章逆波兰表示与语法翻译详解

需积分: 13 8 下载量 2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2 1 收藏 269KB PDF 举报
在《编译原理》课后习题解答第八章中,主要探讨了语法制导翻译和中间代码生成的概念。这一章节的核心内容涉及到了编程语言的后缀式表示法,即逆波兰表示法。第1题要求将两个表达式转换为逆波兰表示: (1) 表达式 a*(-b+c) 的逆波兰形式是 ab-c+*。这种转换的关键在于遵循算符的优先级规则,确保表达式的正确解析,如题中指出,错误的写法如 xy+z*0=sab+c*:=sabc:=¥ 是不正确的,因为它没有遵循LR分析中的优先级顺序。 第2题则进一步扩展到其他类型的中间代码表示,包括三元式、间接三元式和四元式。三元式和间接三元式都是用于描述语法结构的简洁形式,其中三元式如 100(+,a,b)、102(*,(1),(2)) 等,用于表示操作符和操作数之间的关系。间接三元式则通过引入额外的标记来指示操作数的位置,例如 100(+,a,b)(100),表示第一个三元式100的第二个操作数引用的是下一个三元式100的序号。 四元式序列是编译器中常用的中间代码格式,它包含了操作码、操作数等信息,例如 100(+,a,b,t) 表示一个加法操作。在四元式表示中,需要保持运算符和操作数的正确对应关系,同时考虑运算顺序。 此外,题目还提及了如何正确编写赋值语句的中间代码,强调了在生成过程中遵循LR分析的分析过程,避免混淆和错误。比如,赋值语句a:=a+b*c*(d+e)的四元式应按照 (b*c)*+(d+e), 再应用到a的顺序生成。 第八章的习题着重训练读者理解和掌握如何将高级语言的表达式转换为各种中间代码表示,以便于后续的优化和机器执行。这对于理解编译器工作原理和实现过程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