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枢纽换乘系统可靠性: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7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8 收藏 2.77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轨道交通枢纽换乘系统的可靠性及其影响因素,针对2011年的一项研究进行了深入剖析。轨道交通枢纽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其高效、顺畅的换乘服务对于乘客体验和城市运行效率至关重要。作者杨丽丽、贾洪飞和隽志才以吉林大学交通学院为研究背景,选择了轨道交通枢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串并联系统模型来分析系统中不同组成部分的可靠性。 在这个模型中,设施的可靠性被定义为乘客在该设施上延误时间等于零的概率。这意味着设施的可靠性不仅关注设施本身的性能,还与乘客的流动性和需求紧密相关。研究者着重分析了串联设施(如连续的换乘通道)和并联设施(如多个独立的服务点)对系统整体可靠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串联设施越多,由于可能存在一个环节故障导致整个流程中断,因此系统的可靠性相对较低。相反,增加并联设施的数量可以分散风险,提高系统整体的可靠性。 连接类设施(例如站台、通道等)的可靠性受到设施宽度和乘客到达率的影响。设施宽度越大,通常能容纳更多乘客,从而降低拥挤导致的延误,提高可靠性。而乘客到达率的波动可能会影响设施的拥挤程度,进而影响可靠性。服务类设施(如售票机、检票口等)的可靠性则受制于设施的平均服务率,即设施每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乘客数量,以及乘客到达率,两者结合决定了设施能否在高峰期维持高效运作。 这篇论文还采用了中图分类号U491.2,强调了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和交通枢纽领域的研究,关键词包括可靠性、串并联系统、换乘设施、延误时间等。通过对这些关键因素的深入分析,研究人员提供了关于如何优化轨道交通枢纽换乘系统设计和运营管理的理论依据,为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性能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通过这篇论文,我们可以了解到系统设计者在规划和优化交通枢纽时,应充分考虑设施布局、容量和乘客流量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乘客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