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RT、IIC、SPI通信协议及区别与特点

1 下载量 11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1-28 收藏 1.2MB PDF 举报
IIC(集成电路总线)是一种常见的通信协议,常用于连接主控芯片和外部设备,比如EEPROM(电子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在使用IIC协议进行EEPROM的读写操作时,需要通过SCL(同步时钟线)和SDA(数据线)两条线进行通信。 与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和SPI(串行外围设备接口)相比,IIC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首先是通信方式,UART采用异步通信方式,而IIC和SPI采用同步通信方式。异步通信中,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时钟频率不同。而在同步通信中,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时钟频率必须相同,且需要通过同步时钟线进行同步。 在信号引脚方面,UART需要发送端(TX)和接收端(RX)以及地线(GND),而SPI需要同步时钟线(SCK)、主机输入线(MISO)、主机输出线(MOSI)以及片选信号线(CS_N)。而IIC只需两根信号线,即同步时钟线(SCL)和数据线(SDA)。 传输速率方面,UART的传输速率取决于设定的波特率,而SPI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非常高的速率。IIC协议分为三种标准速率:标准(100kbit/s)、快速(400kbit/s)和高速(3.4Mbit/s)。在实际读写EEPROM的实验中,通常使用的是标准速率或快速速率。 另外,SPI协议在读写FLASH时速率会比较高,为(50Mbit/s)/16=3.125 Mbit/s。而在IIC协议读写EEPROM时,速率会比较低,为(50Mbit/s)/250=200Kbit/s。 在通信效率方面,同步通信相对于异步通信具有更高的效率。但是,同步通信也更加复杂,双方时钟的允许偏差要小,需要进行比较严格的时钟同步操作。 综上所述,IIC作为一种集成电路总线协议,在连接主控芯片和外部设备(如EEPROM)时,具有简单的信号引脚、较低的传输速率以及半双工的同步通信方式。与UART和SPI相比,IIC在某些应用场景下更加适用,但也需要注意时钟同步等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