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P算法详解:高效单词匹配策略

3星 · 超过75%的资源 | 下载需积分: 41 | PDF格式 | 124KB | 更新于2024-12-04 | 22 浏览量 | 12 下载量 举报
1 收藏
KMP算法,全称为Knuth-Morris-Pratt(简称KMP)字符串搜索算法,是经典的一种用于在主文本字符串`S`中查找子串`W`的高效算法。由Donald Knuth、Vaughan Pratt和J.H. Morris分别独立于1977年提出,虽然他们各自独立研究,但最终共同发表了这一成果。KMP算法的核心思想在于利用已匹配字符的信息来避免不必要的回溯,从而大大提高搜索效率。 在KMP算法中,使用的是零基数组表示字符串,例如,子串`W`中的字符`C`将被标记为`W[2]`。算法运行时的状态由两个整数`m`和`i`决定,其中`m`表示在主字符串`S`中当前匹配部分的结束位置,`i`则指代子串`W`中正在考虑的字符索引。搜索过程开始时,这两个值初始化为0,如图所示: ``` m: 01234567890123456789 i: 0 (初始时,i对应于W的第一个字符) ``` 算法的具体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构建部分匹配表(Partial Match Table, PMT)**:PMT是一个存储了子串`W`前缀与后缀最长公共前后缀长度的数组。通过分析子串,当遇到不匹配时,可以使用PMT确定`W`剩余部分应从哪个位置继续匹配,而不是从头开始检查。例如,如果`W[1:3]`和`W[2:4]`不匹配,PMT会告诉我们在`W`的第`2`个位置继续尝试。 2. **搜索过程**: - 当`m < |S|`且`S[m] == W[i]`(即`S`和`W`当前字符匹配),`m`和`i`都递增。 - 如果`S[m] != W[i]`,查看PMT,找到`i`对应的PMT值,将`m`设置为`m - PMT[i]`,然后`i`更新为`PMT[i]`或`0`(取决于PMT值)。这样,我们跳过了部分已经匹配过的字符,避免了重复检查。 3. **匹配结果和处理**:当`m = |S|`时,找到了一个匹配,返回`m`作为子串`W`在`S`中的位置。如果`m < |S|`且`i`等于`|W|`,意味着在`S`中找不到`W`,搜索结束。 举例说明: - 假设我们在`S = "ABABDABACDABABC"`中搜索子串`W = "ABCD"`。 - 开始时,`m = 0`,`i = 0`。匹配`A`和`A`,`m = 1`,`i = 1`。 - 遇到第一个不匹配,`S[1] != W[2]`,查PMT,发现`PMT[1] = 0`,所以`m = 0`,`i = 2`,继续从`S[0]`和`W[2]`开始匹配。 - 依次类推,算法会根据PMT找到最合适的匹配位置,直到找到匹配或者确定无法找到为止。 KMP算法是一种高效的字符串搜索方法,它利用预处理信息减少搜索次数,对于大数据量的文本匹配问题具有显著优势。通过理解PMT的构建和搜索过程,开发者可以有效应用KMP算法提高程序性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