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聚类分析:不相像矩阵与谱系聚类详解

0 下载量 8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3 收藏 1.01MB PDF 举报
聚类分析算法解析.pdf 该文档深入探讨了聚类分析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特别是使用R语言进行实例分析。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 一、不相像矩阵计算 1. 数据加载与预处理:文档首先介绍了如何加载常用的数据集Iris(鸢尾花)数据,并删除其中的分类变量,以便进行无监督的聚类分析。这展示了数据预处理在聚类中的重要性。 2. 距离矩阵计算:作者使用R的`dist()`函数来计算不相像矩阵,即距离矩阵。该函数支持多种距离度量方法,如欧式距离(默认)、最大距离、绝对值距离、曼哈顿距离、卡方距离、二进制距离和明氏距离等。通过`as.matrix()`函数将结果转换为矩阵形式,便于理解和展示。 二、谱系聚类法(层次聚类) 1. 聚类函数hclust():R语言内置的hclust()函数用于执行层次聚类,它接受一个距离对象作为输入,并允许选择不同的聚类方法,如Ward方法(离差法)、单链接法(最小距离法)、完全链接法(最大距离法)、平均距离法(均匀法)等。 2. 聚类结果解读:使用均匀距离法(method="ave")进行聚类后,得到的结果对象`hc`包含了多个属性,如merge(表示合并的类)和height(表示合并时的距离)。这些属性可以帮助我们追踪聚类过程中的节点合并情况,以及每一步合并的具体细节。 总结来说,这份文档详细讲解了如何在R中运用各种距离计算方法生成不相像矩阵,并利用hclust函数进行层次聚类,展示了聚类分析的实用步骤和关键概念。对于数据科学家和机器学习工程师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技术是进行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