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钩端螺旋体生长规律与毒性:关键时期与半数致死量研究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收藏 347KB PDF 举报
本文《钩端螺旋体对数生长期及毒力的测定》由谢旭峰、张文龙和曹永国合作完成,发表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他们的研究旨在通过实验深入理解钩端螺旋体的生长规律和毒力,以便为后续的科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实验采用EMJH液体培养基在恒温(28-30℃)环境下进行振荡培养,每6小时监测一次菌体浓度。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监测钩端螺旋体的对数生长期。实验发现,钩体在0-150小时内的生长呈现S型曲线,前期生长缓慢(0-60小时),随后快速扩张(80-105小时),进入稳定期(130-150小时)。这个阶段的确定对于理解其生物学特性至关重要。 二是评估钩体的毒力。研究者将不同浓度的钩体注入雌性仓鼠,观察其存活情况。注射1E2至1E5单位的钩体后,仓鼠半数死亡,但未达到全致死,表明这些浓度的钩体毒性相对较低。然而,当注射1E6单位的钩体时,仓鼠在5-7天内出现100%的死亡率,揭示了更高的致死剂量。 此外,对感染仓鼠的肾脏、肝脏和肺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肾小管和肺部出血明显,肝细胞间紧密连接增宽,显示出钩端螺旋体感染对这些器官造成的显著病理损伤。这些结果进一步明确了钩端螺旋体临4菌株在特定条件下的生长周期和毒性阈值。 本研究的关键信息包括:钩端螺旋体在EMJH培养基上对数生长期约为80-105小时,其半数致死量小于100单位,而全致死量为1E6单位。这些数据对于预防和控制钩端螺旋体感染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这项研究,研究人员为后续针对钩端螺旋体的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