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延迟向量方差法揭示癫痛与正常脑电信号非线性差异特征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8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2.36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正常和癫痛脑电信号之间非线性程度差异"这一主题,发表在2009年11月的《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第39卷第6期。作者袁野和李月分别来自汕头大学工学院和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他们采用量化延迟向量方差(Quantified Delay Vector Variance, QDVF)方法来深入研究这种差异。QDVF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它能够通过替代数据(即模拟信号的统计特性)来评估信号的非线性度,这是一种衡量系统复杂性和动态行为的重要指标。 研究结果显示,尽管正常和癫病脑电信号都表现出非线性特性,但癫病脑电信号的非线性程度显著高于正常脑电信号。这种差异可能揭示了癫痛发作时大脑活动的独特模式,暗示着非线性度可能是区分正常与异常脑电活动的一个关键特征。作者通过比较了不同替代数据产生的脑电信号非线性度,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发现的可靠性。 关键词包括"信息处理技术"、"非线性度"、"量化延迟向量方差"以及"脑电信号",这些关键词揭示了研究的核心内容和技术手段。文章的分类号TN911.6,文献标识码A,以及文章编号1671-5497(2009)06-1664-04,是学术期刊引用的标准格式,方便读者查找和引用。 这篇论文为理解癫痫患者的脑电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量化延迟向量方差方法揭示了正常和癫痛脑电信号在非线性特性上的区别,这在神经科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如可能用于早期诊断和癫痛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