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砜基羧酸酯类化合物急性毒性QSAR研究:量子化学与毒性关联
需积分: 10 7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1
收藏 242KB PDF 举报
"苯砜基羧酸酯类化合物急性毒性的QSAR研究 (2006年) -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这篇2006年的论文专注于研究苯砜基羧酸酯类化合物的急性毒性,采用了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的研究方法。QSAR是一种通过建立化合物结构参数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数学模型来预测化学物质毒性的方法,它在减少实验成本和时间上具有显著优势。
论文中,研究者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具体是B3LYP/6-31G(d)级别计算,对35种不同的苯砜基羧酸酯化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参数的计算。通过统计学软件Statistic 6.0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了一个预测模型来描述这些化合物对发光菌急性毒性的程度,模型公式为:
-lgEC50 = -0.01×P + 1.92×q1 - 5.63×q10 - 0.087×μ + 2.34
其中,lgEC50 是衡量化合物毒性的重要指标,表示引起50%抑制效果所需的浓度的对数值。模型的统计参数显示了良好的相关性:R=0.92,r²adj=0.82,F=40.96,q²=0.837,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
根据模型和数据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苯砜基羧酸酯类化合物的急性毒性随着分子的亲水性增加而减弱。这可能是由于亲水性更强的化合物更容易被生物体排除,从而降低了其毒性效应。
2. 分子量越大,化合物的毒性越小。这可能是因为大分子更难被生物体吸收,导致其在生物体内产生的毒性效应降低。
3. 取代基的电负性增大,化合物的毒性也会减小。电负性高的取代基可能会影响化合物与生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降低其毒性。
这篇研究对理解苯砜基羧酸酯类化合物毒性机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为这类化合物的安全评估和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DFT计算在QSAR中的应用,证明了理论计算在预测有机化合物毒性方面的潜力和实用性,尤其是在减少实验需求和提高研究效率方面。
2010-11-21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1-04-24 上传
2021-05-17 上传
2021-05-31 上传
2021-05-17 上传
2021-04-23 上传
2021-09-29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weixin_38545485
- 粉丝: 5
- 资源: 983
最新资源
- 正整数数组验证库:确保值符合正整数规则
- 系统移植工具集:镜像、工具链及其他必备软件包
- 掌握JavaScript加密技术:客户端加密核心要点
- AWS环境下Java应用的构建与优化指南
- Grav插件动态调整上传图像大小提高性能
- InversifyJS示例应用:演示OOP与依赖注入
- Laravel与Workerman构建PHP WebSocket即时通讯解决方案
- 前端开发利器:SPRjs快速粘合JavaScript文件脚本
- Windows平台RNNoise演示及编译方法说明
- GitHub Action实现站点自动化部署到网格环境
- Delphi实现磁盘容量检测与柱状图展示
- 亲测可用的简易微信抽奖小程序源码分享
- 如何利用JD抢单助手提升秒杀成功率
- 快速部署WordPress:使用Docker和generator-docker-wordpress
- 探索多功能计算器:日志记录与数据转换能力
- WearableSensing: 使用Java连接Zephyr Bioharness数据到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