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笔记1:网络规模与传输介质,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详解。

下载需积分: 0 | DOCX格式 | 997KB | 更新于2024-03-24 | 7 浏览量 | 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本文总结了《计算机网络(第5版)》中的复习提纲,主要包括第一章引言和第二章物理层的内容。在第一章中,按照网络规模的分类,介绍了接口、协议、服务的概念,以及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服务。此外,还对ISO的OSI与TCP/IP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第二章中,主要讨论了物理层各种传输介质的特点和比较,数字调制与多路复用等内容。同时,还介绍了基带传输与通带传输的概念,以及基带传输中的几种编码方式和通带传输中的三种调制方法。此外,还涉及了电路交换与包交换等内容。 第一章引言中,网络被按照规模分类,并且对接口、协议、服务进行了详细解释。网络的规模分类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每种网络规模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特点。接口是指两个网络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需要遵循的规范,协议则是指网络设备之间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服务则是网络为用户提供的一系列功能和特性。在网络服务中,有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两种服务模式。面向连接的服务要求通信双方在传输数据之前先建立连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而无连接的服务则是直接发送数据包,不需要先建立连接。 ISO的OSI与TCP/IP则是两种不同的网络体系结构标准。OSI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分为七层,每一层负责不同的功能。TCP/IP是互联网使用的网络体系结构标准,由四层组成,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物理层。其中,物理层是网络体系结构中最底层的一层,负责传输数据比特流。 第二章物理层则主要介绍了各种传输介质的特点和比较。传输介质是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媒介,包括有电缆、光纤、无线信号等。不同的传输介质有着不同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抗干扰能力等特点,需要根据具体的网络需求选择适合的传输介质。数字调制与多路复用是常见的数据传输技术,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基带传输和通带传输则是数据传输中常用的两种传输方式,分别表示在不同频段传输数据。 在基带传输中,常用的编码方式包括NRZ、RZ、AMI等。4B/5B编码是常用的编码方式之一,可以增加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但也增加了传输的开销。通带传输中常用的调制方法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等。CDMA是一种常见的码分复用技术,可以实现多用户共享同一频段进行数据传输。电路交换和包交换是两种数据传输的方式,电路交换需要占用一定的传输资源,包交换则可以灵活分配传输资源。 综上所述,通过《计算机网络(第5版)》中的复习提纲,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网络的规模分类、接口协议的定义,到物理层的传输介质特点比较,再到编码方式、调制方法等内容,我们对网络通信的原理和技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在实际网络工作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