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系统演进:从数据增长到NoSQL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10 11 下载量 8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1 收藏 1.44MB PDF 举报
"这篇文档是关于分布式系统的发展和演变,主要由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万伟撰写。文章强调计算在信息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并探讨了分布式架构的驱动力,包括数据量的增长、对系统性能的需求、业务规模的扩大以及对高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的追求。文档还介绍了从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变的过程中,数据源层、领域逻辑层、服务层和业务展现层的架构演进。文中特别提到了关系数据库(RDBMS)在面对数据增长和性能挑战时的应对策略,如使用集群产品、读写分离和数据sharding。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兴起,对传统ACID属性的放弃,转向BASE原则,这标志着分布式系统的新时代。" 在"探讨分布式系统之路"这篇文档中,作者首先指出计算能力是决定信息系统未来的关键因素。分布式系统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包括数据量的指数级增长,对系统吞吐率和响应时间的高要求,以及业务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加。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分布式架构应运而生,其目标是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同时避免单点故障。 文档中详细讨论了信息系统的分布式架构演进过程,从数据源层到业务展现层,每个层级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角色。随着数据量的增加,传统的RDBMS(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面临着性能瓶颈。为了提升RDBMS的性能,人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如使用集群产品如Oracle RAC和DB2 pureScale,实现读写分离,以及数据sharding(分片)策略,将数据分散到多个数据库上以提高处理能力。然而,这些方法都伴随着一定的代价,例如增加了系统复杂性,影响了事务处理,或者在不同shard之间进行数据关联操作时的效率问题。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对数据处理的需求进一步改变,传统的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特性不再能满足大规模分布式环境的需求。因此,业界开始转向BASE(基本可用、软状态、最终一致性)原则,这反映了在分布式系统中对高可用性和大规模扩展性的妥协与适应。 这篇文档深入剖析了分布式系统从概念到实践的演变,揭示了计算决定未来的核心理念,并提供了关于如何应对数据和业务挑战的宝贵见解。它对于理解分布式系统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对于IT从业者和分布式系统开发者来说,是一份宝贵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