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C++版-线性表详解

需积分: 9 15 下载量 12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353KB PPT 举报
"gdou信息学院-2.1线性表的概述" 线性表是数据结构中的基础概念,尤其在计算机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由相同类型的数据元素构成的一个有序序列,每个元素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即下标,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下标快速访问元素。线性表既可以为空(长度为零),也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元素。 在逻辑结构上,线性表具有三个主要特征: 1. 相同性:所有元素属于同一个数据类型,确保了它们可以进行相同的运算或处理。 2. 顺序性:元素之间具有顺序关系,每个非首元素都有一个前驱元素和一个后继元素。首元素没有前驱,末尾元素没有后继。 3. 索引性:通过下标,我们可以唯一地确定元素在表中的位置,使得随机访问成为可能。 线性表的抽象数据类型(ADT)定义了其操作集,包括: - InitList:初始化一个空的线性表。 - Get:根据给定的下标获取元素值,如果下标非法则抛出异常。 - Locate:查找具有特定值的元素,并返回其在表中的下标,查找失败返回0。 - DestroyList:销毁线性表,释放其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 Length:返回线性表的长度,即元素的数量。 此外,ADT可能还包括插入、删除、更新等其他操作。 线性表的存储结构有两种主要实现方式: 1. 顺序存储结构:所有元素存储在一块连续的内存区域,通常使用数组实现,访问效率高,但插入和删除操作可能涉及大量元素的移动。 2. 非顺序存储结构:如链接存储结构,包括单链表、循环链表、双链表和静态链表。这些结构不依赖于元素的物理顺序,插入和删除操作相对较快,但访问速度较慢,因为需要遍历链表。 线性表的操作和实现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例如,如果需要频繁地随机访问元素,顺序存储可能是最佳选择;而如果插入和删除操作更常见,链接存储结构可能更合适。理解线性表的逻辑结构和存储实现对于理解和设计高效的算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