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五版课后答案解析

需积分: 49 22 下载量 8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2 收藏 414KB PDF 举报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五版(谢希仁)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五版是由著名计算机网络专家谢希仁教授编著的一本经典教材,旨在全面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原理和技术。该书的课后答案为学习者提供了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的重要辅助材料。 第一章概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 1.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这个阶段的网络主要是以单个大型计算机为中心,连接多个终端。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批处理信息处理。然而,这种系统存在响应时间长、单点故障可能导致系统崩溃等问题。 2.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随着分组交换技术的引入,网络演变为多主机互连的系统。分组交换是一种动态分配通信资源的技术,与电路交换不同,它允许数据分段传输,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效率。这一阶段的代表是ARPANET,它是互联网的前身。 分组交换的核心思想是存储转发。在网络中,数据被分割成小块(称为数据包或分组),每个分组独立传输,并在每个节点上存储下来,等待转发到下一个节点。这种方式解决了电路交换中的一些问题,如静态资源分配、无法处理突发性数据流等。同时,分组交换也适应了数字信号的传输,因为数字信号可以被存储、处理,且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不断演化,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互联网。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网络协议,如TCP/IP协议栈,这是现代互联网的基础。TCP(传输控制协议)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IP(互联网协议)则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路由。 此外,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涉及网络的广泛应用、商业化发展、以及无线网络和移动计算的崛起。这些阶段见证了网络从学术研究扩展到全球规模的基础设施,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广泛的服务,如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电子商务、远程办公等。 通过《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五版的学习,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网络架构、协议、安全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为从事网络相关工作或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课后答案对于验证理解、深化概念掌握、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