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长通道瓦斯爆炸实验:传播特征与规律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7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1 收藏 184KB PDF 举报
"狭长通道中瓦斯爆炸传播特征及规律的实验研究" 本文是一篇关于瓦斯爆炸在狭长通道中传播特性和规律的实验研究报告,由杜扬、梁建军、王冬、周建忠和欧益宏等人完成,发表在后勤工程学院军事供油工程系。研究的核心在于探讨瓦斯爆炸在瓦斯防治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并通过实验揭示其内在机制。 首先,文章指出在瓦斯爆炸传播过程中,通道内存在一定程度的湍流流场。这种湍流流场对瓦斯的燃烧反应速度具有抑制效果,意味着它能减缓爆炸的进程。湍流流场的出现可能是由于通道内的气体流动不均匀,导致气体混合不充分,从而影响燃烧速率。 其次,研究发现爆炸过程可以被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缓慢燃烧段、湍流发展段和激化振荡段。在缓慢燃烧段,瓦斯初始燃烧速度较慢,随着爆炸的发展,湍流逐渐增强,进入湍流发展段。这一阶段,湍流进一步影响燃烧,使得燃烧更加剧烈。最后,在激化振荡段,爆炸产生的压力波和火焰波相互作用,形成高频高压振荡,这是爆炸破坏性最强的阶段。 这些阶段的划分和理解对于预防和控制瓦斯爆炸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揭示了爆炸动力学的关键特征,特别是激化振荡段的高频高压振荡波,这为安全防护措施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例如,通过改善通风条件和控制通道内的湍流程度,可能有助于减缓爆炸的发展速度,降低爆炸的破坏性。 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压力波和火焰波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理解爆炸传播动态的重要因素。压力波是爆炸能量传递的主要方式,而火焰波则是燃烧反应的物理表现。两者之间的复杂交互影响着爆炸的传播速度和强度。 该实验研究为瓦斯防治工作提供了深入的科学依据,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瓦斯爆炸机理的理解,也为未来制定更有效的防爆策略和技术提供了指导。通过对这些传播特征和规律的掌握,能够更好地预测和应对可能发生的瓦斯爆炸事件,从而保护人员安全和设施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