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似然分类算法在林业遥感中的应用

2星 需积分: 49 71 下载量 7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2 收藏 6.66MB PPTX 举报
"这篇文档是关于最大似然分类算法在林业生态工程遥感监测中的应用。作者孙家波在2010年12月15日进行了项目总结,涉及了从数据收集到分类算法优化的全过程。项目源于国家863计划,目标是建立基于多源数据的林业生态工程监测系统,研究单位包括三北局、林科院、清华大学和林大。项目技术路线包括数据预处理、遥感影像分类、变化检测等步骤,并对比了最大似然分类和最小距离分类两种方法。" 最大似然分类算法是一种在监督学习中常用的分类技术,特别是在遥感图像分析领域。其核心理念是假设各类别的特征数据服从特定的概率分布,通常是多维正态分布。算法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点: 1. **数据准备**:首先,需要收集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如去噪、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以确保数据质量。 2. **训练样本**:选取代表性样本,构建各类别的统计模型。每个类别由其样本点在特征空间中的分布来代表,形成多维正态分布。 3. **模型构建**:利用训练样本计算各类别的均值和协方差,从而得到每个类别的概率密度函数。这个函数描述了在给定特征下,一个样本属于该类别的概率。 4. **分类决策**:对于新的未标记样本,通过贝叶斯公式计算它属于每个类别的概率。样本会被分配到具有最高后验概率的类别。 5. **优化与验证**:算法的性能通常通过与实地调查数据的比较进行评估,可能需要进行参数调整以提高分类精度。 在项目进展中,最大似然分类与最小距离分类进行了对比。最大似然分类的优势在于考虑了特征之间的关联性,而最小距离分类则主要依赖于特征间的欧氏距离。根据不同的遥感影像分辨率(高、中、低),选择最合适的分类方法至关重要。 遥感监测的关键技术还包括变化检测,这涉及多时相遥感影像的比较,通过插值法、植被指数和比值法等方法提取信息,以识别造林、沙地等土地覆盖的变化。 最大似然分类算法在林业生态工程遥感监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处理大量遥感数据,帮助科学家和决策者获取准确的土地覆盖信息,支持生态工程的管理和保护。通过不断的技术优化和算法调整,这种分类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监测的精确度和效率。